中钢协的铁矿石指数遭遇尴尬
(2011-11-06 08:16:09)
标签:
股票 |
中钢协有关人士解释说,中钢协发布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之所以与普氏指数有差别,是因为中钢协指数的来源主要来自全国主要钢厂的合同,反映的是钢厂进货签订合同的真实价格。同时由于按周发布,因此会有所滞后。
中钢协正式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时,曾一度被猜测为,中钢协试图将这一指数作为中国进口铁矿石定价的基础。但一个多月的运行,证明在未来的铁矿石定价中,引入中钢协价格指数还根本不具有操作性。“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分析说,矿山公司最近主动频繁接触中钢协和钢厂,其主要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要重新确定铁矿石定价机制,而是为了研究中国市场的情况,摸清大家的想法,分析以后的矿价态势。
不过,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佳宾分析认为,中国钢厂连续几年3%的利润足以说明,矿山通过定价短期化已经把铁矿石的价格刚好定在了钢厂的生死线上。进口铁矿石全部现货化之时,便是中国钢厂彻底失去谈判话语权之日,谁是赢家,只能靠利润来说话。
截止到目前,中钢协有关铁矿石价格机制的“新想法”依然不得而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张长富说,现在和矿山公司的接触还只是随机性的,没有到正式谈的地步。钢协内部人士11月4日对本报说,无论最终怎样,我们都想抓住眼下的机会给整个行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争取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