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伊斯坦布尔,我以为必须打卡的自费景点之首选该属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巡航之旅。
这次土耳其当地导游由于种种原因把所有伊斯坦布尔自费项目清零了,就急煞了我团几位喜欢用镜头捕捉精彩的团友。
土耳其逆时针兜了一圈回到伊斯坦布尔已是下午4点30分。中巴离开加拉塔大桥后,就加足马力向机场美居酒店驶去。百度地图(用百度导航已成习惯了)显示,司机走的是“避免拥堵”这条线,到酒店须32分钟。“哇,就算一路顺风,一切如愿,从酒店打的再返回加拉塔大桥附近的轮渡码头,至少得花一个半小时,到那边肯定是华灯初上了”,一位打算和我一起自由行的同游同我轻声说。“是呀,没关系的,白天游海峡可清楚看到欧亚两岸的地标、美丽的建筑和大桥;不过夜游博斯普鲁斯海峡能领略海峡两岸的璀璨灯火,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问题是,一切要顺利!”说实话,我此刻担心的还是各个环节能否都能顺遂顺愿。
注1:夜游自然是拍夜景,船游拍两岸景色就无法用三脚架+慢门了。为了弥补图片单调和不足,本篇特从地图截图多幅,旨在将没机会目睹的白昼精彩披露一下,以飨博友。
注2:回程打的,有点不顺利,详情请见最后一幅图的图注,供后来者参考。
1 Eminönü
(Turyol)码头到了。图右下是Turyol渡轮公司(一家土耳其私人渡轮运营商)的船票。从机场美居酒店到码头的打的费用是64新土耳其里拉(以下简称里拉),游程约一个半小时的船票是25里拉(人民币约30元),同游直呼便宜。上了船,我脱口而出:真没想到会一路顺风顺水,但愿回程也能顺利。
2 Eminönü
(Turyol)码头右侧聚成堆的小吃摊。座无虚席,热闹非凡,大多数为当地人,外国客也不少。
3 小吃摊吃什么?初看,好像居多的是饮料+肉夹馍。
4 从加拉塔大桥方向拍Eminönü
(Turyol)码头。
5
站在游船上拍码头附近的景色。图中的塔是位于伊斯坦布尔新城区的加拉达石塔。
6 Eminönü
(Turyol)码头,以及远处的新清真寺(耶尼清真寺)。
7 新清真寺内景。这个被伊斯坦布尔人称为“新建筑”的古老清真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颜值不输蓝色清真寺。
8 加拉塔大桥夜色。加拉塔大桥横跨金角湾,长484米,是座可折叠的桥。此桥被视作伊斯坦布尔的代表建筑,起初是由木头建造,后来由石头改为混凝土。“每当你站在这里远眺伊斯坦布尔,一辆辆的汽车驶过你的身边,你会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国王一般”,这座城市的建造者、同时也是现代土耳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穆斯塔法·凯末尔曾经如此形容这座桥。
9 加拉塔大桥分两层,连接旧城和新城。桥上行车也行人,桥下是餐馆。每天有很多人在桥上钓鱼,据说周末更为壮观。
10
呵呵,加拉塔大桥原来是这样子的。
11 金角湾上的阿塔尼大桥。金角湾上横架着四座大桥,从入海口上行分别是加拉塔大桥、阿塔尼大桥、老加拉塔大桥和金角湾大桥。大桥之间的近海岸处,井然罗列着公园、绿地和滨海步道,是观赏城市海滨风光的好去处。
12 换个角度看阿塔尼大桥。有人说,如果在伊斯坦布尔要找一个能感受到城市脉动的地方,那就一定是这座桥了。
13 Turyol渡轮公司和它背后的鲁斯坦帕夏清真寺。听说,可以从香料市场一个较为隐蔽的门进入这个清真寺。此清真寺是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Sinan设计建造的。
14 鲁斯坦帕夏清真寺内景。一位老外游客对此清真寺曾作过如下点评:为这儿的瓷砖而来,又为这儿的漂亮吊灯而留下。这个“隐藏”的宝藏是值得一游的(虽然有些翻修正在进行中)。这儿的蓝色瓷砖是惊人的,旧砖也很漂亮。”
15 加拉达石塔。中世纪的热那亚人称它为基督塔,位于金角湾以北。
16 加拉塔石塔,塔高67米,共有9层,195阶楼梯。塔内设有两台电梯能直达7楼,游客需要亲自爬上最后两层旋转楼梯才能到达塔顶餐厅。餐厅室外便是360度的观景台,在这里博斯普鲁斯海峡欧亚两岸,以及整个金角湾的美景尽收眼底。
17 我发觉,土耳其人很爱国旗,似乎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土耳其的星月旗。想不到,伊斯坦布尔人还能将穆斯林国家的标志——星月完美地展现在石塔上。
18
这是站在加拉达石塔上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交汇处。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一条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的黄金水道。据我了解,凡到过伊斯坦布尔的游客,都会努力争取去体验这个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从马尔马拉海伸入欧洲大陆,长约7公里,这里也拥有众多的观光景点。
19
这是站在加拉达石塔上拍的伊斯坦布尔,近处民居展露无遗,远处高楼密集竖立。
伊斯坦布尔是欧亚两大洲共有的一颗明珠。作为欧洲古代三大帝国首都的伊斯坦布尔,保留了辉煌的历史遗产,也是土耳其人值得骄傲的。此城当选为2010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的欧洲体育之都,其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伊斯坦布尔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20
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自左向右)多尔玛巴赫切清真寺、Süzer Plaza和多尔玛巴赫切钟楼。
21 多尔玛巴赫切清真寺、Süzer
Plaza的白天景色。多尔玛巴赫切清真寺,1855年建成后就对外开放。它的外观非常优雅,在里面游客也能深刻感受到巴洛克风格的艺术风采和体面的室内装修。Süzer
Plaza拥有高水准的酒店,从酒店步行到码头或塔克西姆广场大约需要10分钟。
22 多尔玛巴赫切钟楼的白天景色。多尔玛巴赫切钟楼由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令修建,建造于1890年到1895年间,为奥斯曼新巴洛克风格。钟楼四面四层,底层面积8.5米×8.5米,高27米。
23 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多尔玛巴赫切宫。此宫建于19世纪中叶,因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珀宫类似,所以被称为新宫,而后者被称为旧宫。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
24 载有帝国流金岁月印记的多尔玛巴赫切宫局部。
25 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彻拉安宫。此宫现为由原奥斯曼帝国宫殿改建的五星级酒店。
26 彻拉安宫的苏丹套房,2012年“世界15最豪华酒店套房”排名第14位。
27 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奥塔科伊清真寺。此清真寺位于奥塔科伊码头广场海滨,从这里可以遥望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欧亚大桥)。
28 奥塔科伊清真寺清真寺的白天景色。听说,在这个清真寺的广场上,到处可见羽毛洁白的鸽子。
29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此桥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接亚洲与欧洲两大陆的跨海大桥,于1973年10月正式通车。此桥又叫欧亚大桥,全长1560米,跨越水面部分1074米,桥身离海面64米。
30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重达6万吨的欧洲一侧桥塔。夜幕降临,桥塔和岸边灯火通明,水面熠熠泛着红光和银光。
31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白天的景色。百度百科称,此桥正中有一道白线,白线以东是亚洲,以西是欧洲。此线,为旅游者带来了无穷乐趣,也为大桥增添了无尽魅力。
32 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如梅利堡垒。此堡垒又称欧洲堡垒,主要由通过城墙连接在一起的三座塔形堡垒构成。在三座主塔之间还有许多与主塔体形相似的小塔。
33 如梅利堡垒局部。自1960年以来,如梅利堡垒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在夏季作为露天剧场举办各种音乐会。
34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夜景。此桥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北面约5公里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第二座跨海大桥,人们把它简称为欧亚二桥。此桥1988年通车,总长1510米,跨越水面部分为1090米,桥身高出海面64米,桥面宽39.4米,可平行通过8辆汽车,比第一座大桥宽出两个车道。
35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亚洲一侧的桥塔。
36 穆罕默德二世大桥白天的景色。
37
我们乘坐的游船已离开穆罕默德二世大桥,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行驶。
38 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的伊斯坦布尔历史博物馆。
39 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的Beylerbeyi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据说有450座之多。难怪伊斯坦布尔留给我的最深印象,除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外,就是这些带有高高宣礼塔的清真寺了。
40 夜游结束,就来到了码头边的小吃摊。这个巨大的铜制保暖桶,首先夺了我们的眼球。“先来这个,肯定是热饮”,我的同游已抢先买单。“哇,真好吃,烫得结棍”、“ 甜滋滋,热滚滚,再来一杯”,居然如此赞口不绝。
41 码头边的小吃摊,里三层,外三层。它的隔壁邻居就是加拉塔大桥底下难以计数的海鲜餐馆。这里,热闹非凡,是伊斯坦布尔非常接地气的地方。
42
匆匆来码头时,没时间来这里就餐。夜游结束,为了趁早顺利地返回酒店,又不得不匆匆离开这个诱人的地方。
43 打的回酒店
。经过多次折腾才上了这辆出租车。
离码头不远处的路边,出租车一字排开。“车等客,又那么规范”,我暗自窃喜。递上酒店名片,排在首位的司机没仔细看就说:“现在高峰时间不打计程表”。“对不起,那就算了”,当我眼神转向第二位司机时,这位老兄居然已在摇手。摇手的意思,我自然明白,也就是说,他也是不打计程表的。往前随意走了一条马路。路口见车,我们重复刚才动作。“75里拉,可打表”,我们几个激动得还没等司机说完,就迅速跳上了车。奇怪的事发生了,这位司机不知何故离开了驾驶座,稍顷,另一位上来了:”你们把钱先付给刚才那位司机,我再开车”。此刻,我预感情况不妙,就迅速招呼几位同游下车。
再往前走了一条马路,终于遇上了图中的这位胡子花白的司机。开价也是75里拉,说明这个酒店他们是熟悉的。车开了半个多小时,我开始发声:“百度地图告知,酒店快到了,还有780米”。“不对,不对,刚才780米,现在怎么变成了2公里,越走越远了!”我又请坐在副驾驶的同游快速告诉司机:路走错了。此刻,我绝对无语:“真不懂,司机开着导航,怎么会走错路?”
兜了几圈,还是找不到酒店。在一个岔路口,司机居然示意我们结账,换出租车。谁知被招呼的出租车司机死活不愿意接这活,无奈,这位胡子花白的司机只能重新启动再上路。
手机里又出现780米字样,我立马招呼司机停车,并把车窗打开,“哇,你看高楼顶上的Mercure
,哈哈,一个右拐弯就可以到了的”。此时,司机没发任何声音,往右打了方向盘。
究竟为什么?司机真的不认路?我已没有兴趣深究了。酒店门口,付了80里拉,完事。
尽管这次车偏离路线时,百度导航没提醒纠偏——没能重新计算路线,我还是不怪她。境外么,她的表现已经比以前好多了。
讲句实话,以前在外,我是离不开google地图的;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在外也得叫小度陪伴左右,哪怕步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