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经过半年多的修缮,遭超级飓风桑迪侵袭的美国自由女神像于美国独立日又重新对公众开放。
我们是2013年6月10日游览纽约的,所以想登自由岛参观自由女神像是绝无可能的。不过,我于1994年3月19日已登岛过一次,那天纽约大雪刚停,具体的游览细节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这次船游自由女神像,恰遇大风大雨,在这种情况下,要数最伤,那自然是镜头,我虽用镜头纸擦了几次,但是片片还是留下了雨滴的痕迹。

1 图中的这幢建筑,叫纽约炮台海事大楼 (Battery Maritime Building 或 BMB),实际上,它不是大楼,而是一个建于1909年的轮渡站。此轮渡站属文物古迹,现已成为纽约市现存惟一的地标性渡轮码头。我们就是从此开始船观自由女神像的。

2 进了渡轮码头,能见各种游船。

3 在渡轮码头拍的纽约东河和布鲁克林景色。

4 布鲁克林,是纽约五大区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区,位于曼哈顿岛的东南边。

5 船游,妙在船移景异,不一会儿,布鲁克林大桥已入眼帘。

6 这是纽约史泰登岛(Staten Island,又译为斯塔滕岛或史坦顿岛)渡轮。
此渡轮往来于曼哈顿岛及史泰登岛之间,去年迈入一百岁生日。对史泰登岛居民而言,渡轮始终是汽车以外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此渡轮过去的票价是一趟5美分,如今却变为免费的了!

7 我们的渡轮已离开码头,此刻可见其真面目了(图中下)。

8 呵呵,镜头上已有3处水滴。

9 船拍尚未完全竣工的世贸中心一号楼。
世贸中心一号楼,原称自由塔,是新建的摩天大楼,坐落于9·11袭击事件中倒塌的原世界贸易中心的旧址(图右下角图中的右上角两幢高楼,就是原世界贸易中心,摄于1994年3月18日,傻瓜旧片翻拍)。高度541.3米,1776英尺,为独立宣言发布年份。地上82层(不含天线),地下4层。占地面积241540平方米。设计师为波兰籍设计家利贝斯金德。
该建筑于2013年11月12日竣工,2014年11月3日正式开放,没有任何剪彩和庆祝仪式,该大楼首批租户的员工于11月4日早晨进入大楼开始工作。
此情此景,使我不得不回忆起1994年的往事,有兴趣的博友可点以下链接:我所见到的纽约世贸中心
以下5幅为曼哈顿岛景色。
曼哈顿岛是纽约的核心,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仅57.91平方公里。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曼哈顿。7家大银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垄断组织的总部都在这里设立中心据点。这里还集中了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精华。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和金融寡头的代名词。这条长度仅540米的狭窄街道两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于此。

10
11
12
13
14
15 游船已到观赏自由女神像的最佳位置,可是此刻的雨下得最大。
16
大雨大风搞得众游客狼狈不堪。
17
擦去镜头上的水滴,迅速抢拍自由女神像。

18 调整焦距, 再来一张。
19
游船已离开自由岛,图右为埃利斯岛(埃利斯岛是位于纽约港内的一个岛屿,与自由女神像的所在地自由岛相邻。此岛在1892年1月1日到1954年11月12日期间是移民管理局的所在地,许多来自欧洲的移民在这里踏上美国的土地,进行身体检查和接受移民官的询问。目前,埃利斯岛上的移民管理局已经改建为移民博物馆 )。
20
埃利斯岛移民博物馆。

21 即将回码头,游船在布鲁克林大桥下通过,可惜老天实在不帮忙。

22 这个角度可见双桥: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大桥。

23 再拍布鲁克林和东河。

24 游船即将靠码头,风小得多了,但雨仍然下得很大。

25 进入码头,还撑着伞。这些花花绿绿的伞,使我联想起英国伦敦。我在伦敦的数天也阴雨不断,可是我发现伦敦人几乎不用伞。后来仔细观察,才发现秘密,这并不是英国人的怪癖,而是他们有赖于一件功能强大的风衣。

26 最后,我才发现,我们乘坐的是“纽约水路渡轮”。
27
自由岛方位图(我们走过的景点——除布朗克斯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