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龙五彩池”到“争艳池”,要经过“黄龙古寺”、“黄龙洞”、诸多的钙化景观、“杜鹃林休息中心”、“接仙桥”等景点。
到了三岔路口,可见到一块非常重要的提示牌:“争艳池等景观游览特别提示”。
在此,本人建议必须停留片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研究后再起步,否则,不察不周,这里是没有后悔药的。

1
黄龙古寺。
古寺门上绘有彩色的巨龙,并立有三块牌匾,自上而下分别书“浩大功勋”、““黄龙古寺”、““心传遥接”。
中间牌匾“黄龙古寺”采用了垂直叶片装饰,从左右两个方向看分别又是“山空水碧”、“飞阁流丹”,颇具匠心。
古寺的楹联:“玉璋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这副楹联出自几百年前一位佚名学士之手,寥寥几笔,简洁明快,勾画出了黄龙苍茫空灵、磅礴大气的景色。

2
黄龙古寺的官方介绍:“占地1000余平方米,属道教观宇,海拔3568米。据《松潘县志》载:‘黄龙寺,明兵使马朝觐所建,也名雪山寺’。传说中的‘黄龙真人’在此修炼,得道成仙,后人遂建祠朝觐,是考察道教文化演变和大禹治水史迹的佐证。”

3
黄龙古寺门前所见之山色。

4
走过黄龙古寺,可欣赏到诸多钙华景观。

5
在宽缓的黄龙沟谷中,分布着钙华滩流、边石坝彩池、钙华瀑布、钙华洞穴等微地貌组合,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露天钙华景观。

6
黄龙沟内布满了乳黄色的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

7
黄龙沟钙华的大量出现与水中方解石的迅速沉积等有关。

8
由于美丽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包括多姿多彩的钙华沉积,黄龙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9
游客啧啧称赞的黄龙栈道。

10
有人认为,黄龙钙华的源泉为转花泉,其源泉来源于大气降水,并经深循环补给。

11
钙华具有“与水共存亡”之特性,失去饱和岩溶水滋养的钙华会变黑、剥落、砂化、垮塌。

12
在钙华地带也修建了栈道。

13
有人认为,黄龙钙华景观目前处在动态平衡与破坏消亡重组两个阶段之间,钙华体有进一步衰退的趋势,应尽快采取一些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来延缓其衰退进程。

14
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

15
“杜鹃林休息中心”。

16
官方的“争艳池等景观游览特别提示”:
“您所在的位置”左边的那条道叫“下山道”(咖啡色),距离出口2530米,可观景点有“争艳池”、“金沙铺地”和“迎宾池”。
“您所在的位置”右边的那条道叫“观景道”(绿色),距离出口2930米,可观景点有“争艳池”、“娑萝映彩池”、“明镜倒映池”、“盆景池”、“金沙铺地”、“洗身洞”,“莲台飞瀑”、“飞瀑流辉”和“迎宾池”。

17
本人选择“观景道”,走不多远就到了“接仙桥”。

18
春暮夏初,杜鹃花开,黄龙凸显“六月雪”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