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刚离开巴黎北站,导游就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巴黎的小偷,并告诫各位: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包及贵重物品必须妥加保管,直到房门反锁之前,包包一刻也不能离身,并建议双肩包最好能往前背,因为巴黎是小偷的天堂;巴黎小偷光天化日作案,游客在警察局前排队报案,以致驻巴黎的外国记者也纷纷写报道回国,警告要游览巴黎的国民,必须全副武装,小心天外飞来贼手,以免游兴尽失。
2012年4月25日下午,游程安排为老佛爷百货公司购物,我和同游共四人决定放弃购物机会,利用这难能可贵的6个小时作一次巴黎自由行。
导游的告诫也真管用,同游们出游时的警觉程度已大为提高。 “你看,我的装备如何?”在出发之前,我向曾有巴黎两年访问学者经历的恽教授讨教,“我的摄影包是防偷的,我的拍照手机是用牢牢的挂绳代替背带的,手机则放在摄影背心的特制左侧内袋中,上下外袋,除右侧裤兜装满餐巾纸外,其余皆空!”“看来,我们的问题都不大,不过四人最好同行”,
恽教授的一番鼓励后,四人就出了老佛爷,熟门熟路地朝最近的地铁站走去。
似乎也就走了一两分钟的时间, 就到了老佛爷地铁站。
“只用于单程的地铁票 1.7欧元一张,而且在检票进站之后只要你不出站就可以任意转车”,当我在大夸巴黎地铁方便和便宜之时,我的一脚已经跨入车厢。
说时迟,那时快,当我的另一脚还未踏稳车厢时,我突然大叫起来,恽教授反应神速:“出什么事?”此刻,他们三位均见一个样子很难说得清的小伙子速速退出车厢,溜之大吉。
“这个家伙,使劲摸我裤兜里的那厚厚的一叠!”我边说,边得意地抖出我的“餐巾纸妙招”,放厚厚一叠主要是免得摸到我的“关键”之处。
也就是数妙钟后,离我一米距离的恽教授也发出异常声!“什么事?”
警觉的我急速发问。“这位老兄也把手塞进了我的裤兜”,此刻,恽教授面色大变,因为这位三四十岁的中东汉自把手缩回后,仍然若无其事地站在他的旁边。我用眼角之余光狠瞅这小子,这个我从未遇见过的怪贼,居然盯住我许久,此刻,我真有点汗毛凛凛!车厢内,乘客不少,却鸦雀无声,除了那固有的地铁噪声!
下一站到了,这个贼还带着十分不满的表情向恽教授和我“道别”,我也用眼神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你看错人啦,嚣张透顶的贼!”
“你看错人啦”,也真冤枉了他,他瞄准的就是我们这些身上带现金较多的中国人,特别是从老佛爷百货公司出来的!
离开导游,单独出行,竟然那么快就成了小偷的的光顾对象,频度又如此之高,真令人触目惊心。
要说巴黎贼的故事,容我再简提一笔:
十一年前,我随团考察巴黎。32位来自祖国各地的平时也多交往的团友分四桌共进晚餐,四桌仅占了偌大餐厅之一角,由于时间关系其余桌均呈空状。我有一个习惯,只要就餐坐下,就把一家一档全在里面的包的背带先栓在脚上,然后把包夹在两脚之间。可是有人认为,我过于“这个”!
在酒足饭饱之际,那位说我“过于这个”的老兄突然尖叫起来:
“我放在座椅背后的包不见了!”
众友面面相觑。在这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除了自己人均未见外人进出,大家以为丢包是不可能的事!
团长使出浑身解数,出面联系酒店方,也查了摄像监控,折腾了半天还是一场空,包不翼而飞已成定局!
此谜至今未解!
上面提及的 “我有一个习惯”还想多说几句。
这个所谓的习惯也是与那些无比可恶的贼密切相关的。十三年前的某天,我骑那个时代的燃油助动车回家,不料后箱被撬,顿时损失数万!小打小闹的被偷我已记不清次数了,惟这次触动最大,因为单补齐所有被偷的卡和证件就花去了我三四个月的宝贵时间。
如何记住这个教训:(一)永远记住这个日子,我将被偷的年月日组成一组密码,一直安全使用至今;(二)将防贼这根弦始终蹦得紧紧的,还规范了相应措施(上面所说的“夹紧”,即属其中之一);(三)与倒霉的两轮说再见,从此鸟枪也换成了大炮。

1 巴黎地铁运行图。我把这次游程的主要景点的大部分给标上了。(翻拍)

2 这个自行购票机不太好使,花了好长时间才吐出了四张票。(手机)

3 实用的地铁小店。(手机)

4 那么清净的入口处。(手机)

5
行驶中的巴黎地铁。(手机摄像截图,1)

6
行驶中的巴黎地铁。(手机摄像截图,2)

7
车厢一景。(手机)
8
在车厢内欣赏到了欢快的旋律:小提琴和吉它二重奏。悠扬的乐
曲声煞是好听,也别有一番氛围。手机摄像截图(3)。
9
地铁车厢一景。(手机)

10 巴黎地铁标志之一(图右):M。(车拍)

11 巴黎地铁标志之二(图右偏下):METRO。 巴黎地铁(Le Métropolitain de Paris),简称为为Métro。图为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站。(车拍)

12 巴黎地铁标志(图右偏下):METRO。图为巴黎新桥地铁站。(车拍)

13 1.7欧元一张的只用于单程的地铁票,哈哈,这个也给请上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