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明代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猗园,他大兴土木,拓充园基,修葺装点,于1748年秋竣工,因隔了一个朝代,遂在园名前加一个“古”字,便成了“古猗园”。
古猗园按不同景观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六个景区,以及前两年朝东扩建的“东南景区”(官方如是说)。
本篇主要介绍于2008年8月16日开始动工的,2009年10月1方才向游人揭开神秘面纱的东南景区。此景区以“不可无竹居”为中心,北揽怡翠亭,南拥隐香亭,并有东西廊道相接,此外,还有瘦影碎月轩、秋水榭、猗猗亭、醉雨亭、石韵馆、竹外一枝轩等景色。
新景区与原有的古猗园相映成辉,充分展现了现代工艺与古典文化的完美融合,使古老的经典园林愈发显得生机勃勃。
2011年3月17日至23日,我曾以《绿竹猗猗古猗园》为名,随机随拍地轮廓性地描述过此园。这次想拍拍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青浦“曲水园”、上海“豫园”、南翔“古猗园”、嘉定“秋霞圃”、松江“醉白池”),其中的古猗园经再三考虑,还是前往作了重拍,以保持这次介绍的完整性。不过,这次绝对轻装上阵,全程只用手机拍摄,旨在找个别样的感觉。

1 不可无竹居。此居坐北朝南,临水筑台,结构精巧,黑瓦红柱,四面开窗。其名取意于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中“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意境,点出了以竹为主题的清雅意趣。此居厅内陈设仿古竹家具,是赏竹观景的理想场所。
手机HDR模式。

2 “不可无竹居”一景。
手机正常拍摄+轻度柔化。

3 “不可无竹居”一景。
手机LOMO模式。

4 左边为“不可无竹居”。
手机正常拍摄。

5 “不可无竹居”窗景。
手机“鱼眼”模式。

6 “不可无竹居”附近景色。
手机正常拍摄。

7 瘦影碎月轩。为新景区观山赏月之佳地。
手机HDR模式。

8 瘦影碎月轩(右)。
手机HDR模式。

9 瘦影碎月轩(左)。
手机HDR模式+柔化。

10
瘦影碎月轩(左)。
手机“超现实彩色绘画”模式。

11 瘦影碎月轩(左)。
手机“梦回1839”模式。

12 “瘦影碎月轩”一景。
手机“移色”模式。

13
隐香亭。
手机HDR模式。

14 “隐香亭”一景。
手机正常拍摄+柔化。

15 猗猗亭。
手机HDR模式。

16
猗猗亭附近一景。
手机“鱼眼”模式。

17 猗猗亭一景。
手机“移色”模式。

18 醉雨亭。
手机正常拍摄+柔化。

19 醉雨亭内景。
手机正常拍摄。

20 怡翠亭一景。
手机HDR模式。

21 怡翠亭内景。
手机正常拍摄。

22 秋水榭。
手机正常拍摄+轻度柔化。

23 “秋水榭”附近一景。
手机“鱼眼”模式。

24 “竹外一枝轩”内景。
手机正常拍摄。

25 “竹外一枝轩”附近一景。
手机正常拍摄。

26 石韵馆。
手机HDR模式。

27 东南景区一景。
手机“对称”模式(1)。

28 东南景区一景。
手机“对称”模式(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