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话红楼:最完美的家教

(2015-06-13 00:46:00)
标签:

杂谈

在曹雪芹笔下,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要做好家教,首先就要有好的家风,林如海虽然出场的次数极少,不知道大家对他印象如何?为人如何?
我感觉林如海为人很谦虚,做事也很有分寸。尤其从他和贾雨村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贾雨村充其量也只不过闲着没事干,在林家混点饭吃,也类似于现在的家庭教师吧,而且也没上多少课。当时贾雨村生活也算比较落魄,林如海是大官宦家的老爷。如果按照一般封建社会的秩序,林与贾之间是不对等的,贾雨村甚至有可能受到冷遇。

然而,看林如海对待贾雨村的态度,非常的友好,丝毫没有以权势压人的行径,话语间也很低调恭廉,不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从冷子兴讲述可以知道,林如海世代书香之家,礼义之门。再观林如海其为人,可反射出林家的家风是相当不错的。

有了良好的家风,就等于为家教建立了一个优质的生态圈,毕竟氛围很重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长,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人。虽然不是绝对,但大多数情况下如此。

林如海的名字暗示“学海文林”、学富如海,而且他还娶了一位贤妻——贾敏。有那么好的家风,再加上博学多才的父亲,仙品逸才般的母亲。想想黛玉从小所接受的教育,能不比别家的孩子强吗?

黛玉一进荣国府后发现,外婆家的礼仪和平时父亲所教习的大不相同,所以必须一一改过,其中,原著里有一段描写很关键,看的时候不要忽略:
===============================================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甲戌侧
批:夹写如海一派书气,最妙!】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

综合以上细节,以及黛玉的整个人生轨迹,可以整理出黛玉从小所受家教包含以下内容:

1、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对于官家小姐来说,这很正常,也是必修课。在古代可能是官宦人家的基本修养。但现代社会人人平等,这也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修养。故家长应当先教育孩子最基础的做人准则。

2、生活作息、吃饭喝水要有节制,而且要均衡合理,养生为先。对垃圾食品可以适量吃,不能暴吃;喝水喝茶喝饮料要得当。吃饭别吃得太饱,对肠胃不好。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

3、黛玉后来在诗词上有那么深的功力,除了天赋外,肯定少不了贾敏的功劳。学会基本的做人道理和生活方式后,就应该识字、写字、诵诗书。当然在实际进行家庭教育时,不仅限于这些,但认字识字是必须的,至于像现在那些家长,老喜欢送孩子去什么书法培训班学书法。我估计是没什么效果的,除非家长有这个能力亲自去教导,就像贾敏那样。如果只是报现在一些书法班,是没什么用的,白花钱。现在那些书法培班真的让人哭笑不得,这个我有空会讨论一下。总之,从古至今,书法都是口传心授,许多书法教师根本没达到那个境界。

4、贾雨村在林家充当黛玉的家庭老师,此时,黛玉学的大概就是儒家的“正统”经典了,比如“四书”之类,有可能不限于此,可能会含有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想想黛玉后来有那么高的悟性,恐怕不只是因为先天性的聪慧吧。

5、最后就是培养孩子的总体气质了。学精、艺精、心善,人更美。只有通过内质表现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虽然哲学和美学的东西比较抽象复杂,不过,有机会的话,让小孩子了解一点点,端正审美意识,也是有好处的,但不要讲得过于深奥。

林如海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人,骨子里很难根除其封建性。其实林如海之意,无奈于膝下无子,故把黛玉充当儿子来养,后来发现她特别的聪明灵秀,所以才爱若珍宝。林如海处于大时代背景下,不免会带有“尊卑”之嫌,我们只需要学习其正面的,而不要学习男女有序的封建思想。对于我们的孩子,不论性别、长相、以及是否有残疾,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天下无不适之父母,天下更无不爱子女之父母。但是,教儿之道,一定要正确,要到位。

说实话,如果能教出像黛玉这般冰雪聪明的孩子,家长是应当感到自豪的。

原著中并没有专题去论述家教之道,作者只留给我们一些零散的细节描写。这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到更深层次的切入点,以作者之心为启发,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书就没白读了,也对得起作者。

可以把最完美的家教理解为:
1、改善家风,营造氛围。
2、先不问孩子之兴趣与天赋如何,教会他如何做人。
3、教给他最基础的知识和最最最基本的个人修养。
4、教会孩子如何珍惜生命,自我爱惜,注重健康生活,并且引导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
5、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孩子的天赋与兴趣。不妨沿着这个方向重点培养,将来如果不出意外,小孩是能成才的。
6、就算孩子特别聪明,也要适当地给他以打击,不要纵容其锐气和不合理作风,否则有可能变成“方仲永”。
7、把前人的智慧以故事的方式讲给孩子听,帮助其理解社会,不怕让孩子过早地了解历史和社会,只要不把他引入歪道就行,让孩子心中能够形成正常的是非观,健康的价值观。就算家长再怎么愚昧,也不能让子孙也跟着你们一起愚昧下去。

我就不信,这样的家教能不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