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浅析
(2017-07-14 01:14:33)
标签:
论语 |
分类: 论语13至16章 |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有道德、有学问、有追求的人。
义:公正合适的道理和行为。
以:相当于用,将,把等。
质:本质。
礼:礼仪、礼节。
行:实行。
之:代词,指正义的本质。
孙(xun四声):古通逊,谦逊。
出:显现,表现。
信:诚信。
成:完成。
哉:语助词。
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自己的本质,用礼的标准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语言和行为把它表现出来,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就是君子啊。”
孔子说过,君子之行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可见义是君子修身的首要标准。
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问:礼后乎?孔子说:启我者商(子夏的字)也。说的是绘画需要素净的底子,君子也要先有义的本质,才能有合乎礼的一切活动。
孔子在乡党恂恂如也,恭顺谦逊,以及他说过的,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切切偲偲,怡怡如也。都是要求君子应该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有谦逊的胸怀。
君子谦逊的语言和行动,要言必信,行必果,讲信用。但孔子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一味不顾道义地讲信用,那是小人,只有以义为先的信用,才称得上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