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浅析
(2017-07-08 02:57:33)
标签:
论语 |
分类: 论语13至16章 |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
莒父:古地名,在今天山东莒县。
宰:主管。
欲:想要。
则:表示因果关系,就,便。
子夏做了莒父这个地方的主管,问孔子关于处理政务方面的事情,孔子说:“不要只想着速度快,不要看重小的利益,只想着追求速度就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的事情就办不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但处理政事,日常生活也如此,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你让他直接上大学,拔苗助长非所益,根本达不到教育他成才的目的,只能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一步一步慢慢地了解高深的知识。如果现实中有的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天天唠叨,积怨填胸,和人争执,为五毛钱得失就要和人拼命的人,怎么能够成就大的事业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但有眼光,而且还要有容人的胸襟,踏踏实实地先做好眼前的工作,不要好高骛远,积沙成塔,积水成河,由量变到质变,只要默默地坚持,遵循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就一定会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