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浅析
(2017-07-08 02:38:21)
标签:
论语 |
分类: 论语13至16章 |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定公:鲁国君主。
诸:代词。
若是:是,代词。
其几乎:其,语气词,表示揣测。几,接近。乎,语助词。
人之言曰:之,主谓之间结构词。
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乎,第一个是介词,第二个是语气词。而,连词,承接。
莫予违也:莫违予也。
莫之违也:莫违之也。
鲁定公问:“一句话可以兴邦,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语言不可以像这样起作用。接近的情况是,人说:‘做君王难,做臣子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王的难处,不是接近于一言而兴邦了吗!”
定公问:“一句话可以丧邦,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言语不可以像这样起作用,接近的情况是,人说:‘我对于做君王没有快乐,只是其言语没有人违背我啊。’如果他说的对没有人违背他,不是很好吗!如果他说的不对没有人违背他,不接近于一言而丧邦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