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浅析
(2017-07-01 17:33:04)
标签:
论语 |
分类: 论语5至8章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内在的本质。
文:外在的纹饰。
则:就。
野:粗俗。
史:虚饰,浮夸。
彬:文质兼备的样子。
孔子说:“内在的本质胜于外在的纹饰,人就会显得粗俗,外在的纹饰胜于内在的本质,人就会显得虚浮,外在的纹饰和内在的本质搭配得当,既质朴又文雅,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礼节习惯,这些礼节习惯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变成表面的一种形式,而忽略了它本来的作用。孔子回答礼之本就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是提醒人们,不要太注重表面的形式,要回归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现今社会有的把压岁钱给到上万元,把父母的丧事办得热闹非凡,像喜事一样,这些都是应该进行反思的,太注重了繁文缛节,反而失去了事情本身的意义。写文章亦是如此,辞藻华丽,内容空洞,就是文胜质则史,反之就是质胜文则野,既有中心思想的突出,还要有适当的语法修饰,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