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国内外临床上一直使用络合剂作为驱铅治疗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多使用不便,副作用大,不适于预防用药,特别是亚临床期的儿童,因此,寻找更为理想的驱铅药物已成了许多药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市场上也有许多该类产品,如使用Zn、Ca、Fe、Vc、果胶纤维素、半胱氨酸、中草药等产品进行驱铅。无机元素Zn、Ca、Fe等与铅(Pb)有取代和拮抗的相互作用,Zn还可诱导机体产生金属硫蛋白(MT)达到驱铅的目的,但是,如果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大大超过了机体调节能力,同样对人体是有害的,Zn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参与人体内80余种酶和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但当体内锌量超过正常值,就可引起锌中毒,慢性则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呕吐以及顽固性贫血等症状,急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则与锌进入体内的途径有关。同样,过量的Fe(在体内超过正常量的10—20倍)也可出现慢性中毒症状,肝、脾有大量的铁沉着,可表现为肝硬化、骨质疏松、软骨钙化、皮肤呈棕黑色或灰暗,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导致糖尿病;Vc在体内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巯基免受毒物破坏,但用于解毒时须同时应用其他疗效较好的特异性解毒剂,其配伍禁忌多,大量或长期使用后,可有恶心、烧心、腹痛、头痛、排尿困难、高尿酸血症及结晶尿等;果酸、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减少吸收并促使排出,但对非肠道吸收的铅及体内蓄积的铅则无大疗效;L—半胱氨酸是注射剂,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抑制,还可引起恶心、呕吐、嗜睡、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中草药驱铅也有报道,但他们的化学成分复杂,有些药物疗效较好,如中医认为“解百药毒”的甘草,其所含的甘草甜素能与有毒金属如铅、镉、汞等结合并排出体外,又可调节体内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水平,但其内服可至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血压升高,幼儿长期吮吸至中毒等不良反应,美国等国家不允许中国甘草及含甘草制剂进口。
http://t2.baidu.com/it/u=1925232310,2351113401&fm=15&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