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影响——读《社会心理学(第8版)》·社会影响
(2012-03-11 22:12:17)
标签:
少数派一致性自信社会影响杂谈 |
分类: 阅读杂记 |
少数派影响——读《社会心理学(第8版)》·社会影响
英林镇柯坑小学
少数派影响:个体是怎样影响群体的(一致性
如果少数派的观点永远都不会成功,那么历史就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在实验中,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自信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当多数派中开始有人叛离时,少数派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即使这些因素并不能使多数派采纳少数派的观点,它们也会令多数派产生自我怀疑并且促使多数派考虑其他的可能性选择,并通常可以诞生更好的、更具创造性的决策。(P237)
……
从群体正在扩大或放任自流的倾向出发,群体可以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可以是非常非常坏的。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群体影响。(P238)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致和群体影响的理论相符:“朱红”的群体会促使个体变得更红,“墨黑”的群体则使个体更黑。当人们有权力、有能力选择群体影响时,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近朱”而拒绝“近墨”。正因此,家长挤破头都要将孩子送进所谓名校,任凭政府施尽“张良计”,他都能搭起“过墙梯”;正因此,新师范毕业生削尖了脑袋往中心校、示范校或一级达标校教书。人们都希望选择有利的群体影响,尽管并不“明智”。
那么,当我们无法选择群体,恰恰又被安排到了消极的群体,又当如何?是放任自流,被“越染越黑”,抑或坚持做“少数派”?选择后者等于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这是相当痛苦的,“从多数派中叛离”必须做好接受被排斥、误解甚至嘲弄的心理准备;不能摇摆不定,必须坚持“一致性”和“自信”,才有可能成功(也许并不存在所谓成功,也许前方注定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