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者,请不要抹黑历史人物——《田忌赛马》原文与译文比较

(2012-03-05 18:32:50)
标签:

田忌赛马

翻译

恶俗

新西游

杂谈

分类: 人生杂谈

翻译者,请不要抹黑历史人物

                  ——《田忌赛马》原文与译文比较

英林镇柯坑小学  刘春生

    原文:《史记》版《田忌赛马》

⑴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⑵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⑶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⑷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⑸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⑹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⑺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⑻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⑼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⑽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⑾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课文:北师大版三年级智慧单元主体课文《田忌赛马》(和原文不同部分标红)

⑴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马场。

⑶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⑷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⑸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⑹孙膑摇摇头,:“一匹也不用换。”

  ⑺田忌没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

  ⑻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⑼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⑽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⑾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⑿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⒀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⒁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心慌了。

  ⒂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⒃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⒄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课文译自原文的句,与原文不同处(即改动处)有三个:一是添加了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比赛的记叙,即课文的第自然段;二是从神态、动作、语言方面描述了田忌与齐威王在两次比赛中的不同外在表现,如田忌的垂头丧气、瞪、疑惑,齐威王的得意扬扬、讥讽、轻蔑、目瞪口呆;三是原文中田忌对孙膑是信任的(见田忌信然之),而课文却改成疑惑(见疑惑没信心)。

第一个改动处,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第一次比赛与第二次的不同,了解孙膑的智慧。个人赞同。

第二个改动处,抹黑了齐威王和田忌的形象,意图何在?笔者表示疑惑。齐威王身为齐国最有作为的国君,是战国时期继秦孝公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雄主。他在晚年将齐国发展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这样一位国君,不幸栽在翻译者的课文里,赛马取胜竟然得意洋洋,还当众讥讽得力大将田忌,失败后又目瞪口呆,表现极其轻浮,称不上一代雄主,只能是熊主。而田忌堂堂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在强大的现代翻译面前也无法幸免于难:他面对失败毫无豁然大度,垂头丧气之余还一度质疑门客孙膑,啊,疑惑啊,没信心啊,十分猥琐,这个一直被孙膑蒙在鼓里的糊涂虫,也是将熊熊一个,如此大将只能带出兵熊熊一窝熊主”“熊将”“熊兵一窝,安能使齐国称霸诸候?不称诸候为已经不错。

第三个改动处,使得课文与原文不相符。《史记》中,田忌对孙膑所言信然之,他确实信任孙膑,因为孙膑是鬼谷子的学生,被禁于魏国时已是声名在外(否则齐使为什么要冒险偷偷把他从魏救回齐?)孙膑客居门下时,田忌欣赏其兵法韬略,一心想向齐威王推荐,田忌赛马这一事件正是引荐的契机。课文中这一改动,让读者误以为田忌其实并不相信孙膑,至少不那么相信,既然如此,他怎敢向齐威王引荐孙膑,这岂不是太冒险?田忌很傻很天真吗?

第二、三处的改动,是为传说中的衬托吗?为了让读者知道孙膑的白,特把田忌和齐威王抹得油黑,黑得发亮?

多读几遍课文,胜而骄,爱炫耀的齐威王,败而馁,冒傻气的田忌……我猛然出一股气味:孩子气,常人味,恶俗味,他们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编者以常人、恶俗的心态揣度历史人物,把伟大的历史人物拉下神坛,敢情是为了让学生更易于读懂历史故事,读懂历史人物?

这让我想起翻拍后的《新三国》《新西游》,当看到诸葛亮被张飞欺负之后,像怨妇一样地哭了;当你看到关二爷逢人必炫耀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丰功伟业;当你看到悟空哭着跪求黄袍怪还我师傅,对着银角大王摆媚态,装伪娘,悟空一手叉腰一手兰花指,道:你那葫芦是母的,我这葫芦是公的(拿公葫芦的怎么变伪娘了?好个神通的法器!)……我哭着哭着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你们现代人好没道理,好端端的怎的抹黑了武候、武圣、齐天大圣这般神圣?拉下神坛也就罢了,竟然又扒光衣服拖进泥潭!现代翻译、翻拍者净干这种勾当吗?老牛端坐莲花台,对着翻译、翻拍捻花一笑:你这泼翻!(本自然段纯属题外话)

试想,学生未读《史记》先读课文《田忌赛马》,接受了被抹黑的齐、田形象,形成第一印象,现在的误解很可能变成将来的再误读。翻译者无论出于何种意图,随意改动以致学生误解历史人物形象,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其误谬矣。

当然,历史也有虚构,真实的齐、田究竟是什么形象,老牛也不清楚。但是,如果你还没有能力还原历史人物的真相,就请尊重原文翻译,不要抹黑他的形象!

否则,他们会偷偷地,把你,带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