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看到8月4日《中国集邮报》第5版《“二战”终结地在哪》的文章,笔者读罢,有不同的观点。原化周老师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原,能够对黑龙江本地的邮品有这么独到的见解,笔者十分钦佩原老师这种态度,但是最终的战场只有一个,何来两种观点呢?若是按照原老师文中所诉,有两种观点,他比较倾向于虎头要塞,那笔者可以这样理解,原老师认为二战结束了两次?
笔者在东宁县长大,
从东宁要塞的发现,挖掘到成为国家级AAAA级风景名胜区,再到去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抗战遗址名录,笔者一直在关注。前几天由黑龙江省集邮协会主办的踏查抗战遗址活动来到东宁要塞,笔者全程陪同,再次印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战场在东宁,而非虎林的虎头要塞。
1945年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飞机、坦克的支援下分三路对东宁要塞进攻,部分日本关东军向紧邻方向溃退,而另一部分日本关东军则留在了要塞阵地中继续抵抗。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读停战诏书宣布投降后,驻守在东宁胜哄山要塞的日本关东军132旅团第783大队,因通讯设施被苏军全部中断而仍负隅顽抗,几经激战苏军久攻不下,为了不影响战局,苏军主力部队继续向东北境内推进,并在该地域集结了第106筑垒地域部队和独立炮兵第223旅、独立炮兵第34和100营,摧毁敌人火力点。激战数日后,苏军将已投降的日本关东军第三军后勤参谋高野定夫少佐押来,向要塞内的日本关东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通过几经劝降,1945年8月30日,东宁胜哄山要塞阵地的901名日军,拖带出150具死尸,打着白旗从地下工事走出,向苏军缴械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在东宁要塞结束。也就是说东宁要塞结束战斗的时间是1945年的8月30日。
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战至26日,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1400名日军和要塞周边地区数百名日本开拓团及军属除仅53人逃脱生还外,都最终成了不义战争的殉葬品。虎头要塞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的8月26日。
因而,在时间上来看,东宁要塞被攻克时间比虎头要塞被攻克时间要晚了5天,东宁要塞成为二战最终战场的观点成立。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黑龙江省东宁县启用了风景日戳、连体戳、纪念戳,发行了纪念封,向世界昭示了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发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对外宣布二战的终结地在东宁而非虎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