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材分析
(2011-03-11 20:42: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得 |
圆柱与圆锥
(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二)《大纲》与“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2.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体会与交流
数学产生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单元的知识更是如此,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下面就《大纲》与“目标”中的几个词语与同仁进行交流
1.对“认识”的理解
“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就是图形层面上知道什么是圆柱的底面、高、及其侧面展开图;圆锥的底面、高。这是为后面的计算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模)做准备的。
2.对“掌握、会”的理解
★必会的知识
“掌握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首先概念要清,例如概念辨析题:
(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
(2)做一只圆柱形的油桶,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
(3)做一节铁皮水管,要多少铁皮是求水管的(
(4)给个圆柱形的花瓶包装在盒子里,需用多大的盒子是求花瓶的(体积
(5)空心圆柱的表面积。(外面大圆柱的侧面积+中空小圆柱的侧面积+2×底面圆环面积)
(6)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至少用多少铁皮实质是求(一个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如果做一对呢,怎样求?如果给这个无盖的水桶里外刷上油漆,需要刷油漆的面积怎样求?
(7)侧面积的使用:在罐头盒的四周贴上商标,求贴商标的面积实质就是求侧面积。
(8)给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四周与底面抹上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积
(9)下图是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中间的一块长方形正好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
学生知道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再有必要的公式要熟,基本图形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要熟
★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拓展
(1)已知条件的呈现方式
※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
※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 圆柱侧面展开图若为一个正方形,你可以得到那些结论,让学生开动脑筋说
(
c=h,
※ 如果给出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的比是π:1,再添上一个什么条件就可以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体积)?
(给出r,或d,或c还可以给出h或已知底面周长和高的和等都可以求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
(2)图形的组合
圆柱、圆锥组合图形的体积可利用分数应用题或比的知识去解决,化难为易,利用转化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综合性习题
例如:一个机器零件,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和圆锥的高都是9㎝,底面直径是10㎝,求这个零件的体积。
☆先求 圆柱的体积,再求 圆锥的体积,最后求和。
☆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用分数应用题解答。
☆利用比的知识解答。
☆把圆锥转化成等体积的圆柱,再求大圆柱的体积……
本册教材中只涉及了圆柱与圆锥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与之间的关系;还应该把其它的几种情况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因此在这一节课里把圆柱与圆锥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与 之间的关系;
在等体积、等高的情况下 与 之间的关系;在等底、等体积的情况下与之间的关系;都一一呈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做铺垫,这节课中的有些题学生肯定做不了,但有了这些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对照板书在运用这些知识解题时非常熟练,感觉很轻松。
(3)拓展
※用一张长25.12㎝,宽18.84㎝的长方形铁皮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再配上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就可以做成一个尽量高的圆柱?若想它的容积最大应怎样设计?(c>h)
※一个圆柱形模型,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6厘米,那么这个模型的体积是多少?
方法1:先由侧面积与底面积半径求出高,再用底面积乘以高得到体积。
方法2:把这个模型转化成长方体。
方法3:直接利用公式与等式的性质变形,得出结论。
※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劈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的面积是底面直径与高的乘积;把圆柱沿与底面平行方向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的面积是两个底面积;截三段、四段呢?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把一个圆柱截成n段后,其表面积增加了2(n-1)个底面的面积。
若一个圆柱高减少3㎝,其表面积怎样?(减少的是哪部分面积)
若接上一个等底的圆柱,其表面积会怎样?
※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用学生已掌握的物体的体积知识去解答,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怎样做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削去部分的体积怎样求?如果给出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如果给出削去部分的体积能求圆柱的体积吗?
※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怎样做才是最大的?如果给出削成的圆柱的体积,怎样求正方体木块的体积?
※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怎样做?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6厘米、4厘米的长方体内截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V=Sh。直柱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钢管等
※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与高的和是10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道题可利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S=c(r+h),求出周长后,再解答。
※把一个高6分米的圆柱底面分成许多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把这个圆柱沿着小扇形切开,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增加了48平方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这道题首先需让学生清楚增加面的面积是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它是底面半径与高的乘积的2倍。
用“48÷2”得到一个面的面积,再除以高得到半径,进而求出圆柱的体积。
※一个圆柱如果沿着横截面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分米,如果沿着底面直径锯成相等的两块,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使学生明确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分米是两个与底面积大小相等的圆的面积。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是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是底面直径,宽是圆柱的高。
3.对“了解”的理解
“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这句话一方面在此通过实验、探究等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做了与七年级数学多彩图形一章的知识衔接。
例如:1.将下图中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围成一个正方体,应该得到右图中的(
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计算不准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计算方法与技巧的练习。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计算技巧的培养,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要求学生背熟π~10π,为这学期的圆柱与圆锥的计算打下了基础,提高了计算速度,正确率也明显提高了。在计算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规律,减少运算步骤。
例如:3.14×16÷2可以先计算16÷2,再求8π,口算就可以了。
如:3.14×12÷(3.14×0.3)可以直接把除号转化成分数线,采用约分的方法口算即可完成。
如:82×3.14×2=64×3.14×2=128×3.14=314+62.8+25.12=400.92
这些只是我对这一单元的粗浅的认识,有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