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课堂观察
崔允漷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细胞,是课程的现场,是教学的舞台。课堂变革必须导致学生学习的增值:
——动力值——更想学
标签:
教育 |
1、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题中最基本的规律,是解决数字推理题的“第一思维”。所谓“第一思维”是指在进行任何数字推理题的解答时,都要首先想到等差数列,即从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差的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
等差数列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
n 自然数数列:1,2,3,4,5,6,7,8……
n 奇数数列:1,3,5,7,9,11,13……
1、 等差数列的变式(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12,13,15,18,22,( )
A.25
例题解析:正确答案为B。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每两个相邻的数的差为1、2、3、4,22与第六个数的差应为5,故第六个数必定为27。、
2、
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例题:3,9,27,81,( )
A.2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得 |
圆柱与圆锥
(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二)《大纲》与“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2.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体会与交流
数学产生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单元的知识更是如此,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形成分析问题、解决
标签:
知识总结 |
基本知识点: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通常情况下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关系的量,如果盈利用正数表示,那么亏损就用负数,如果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那么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5、数位顺序表: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个(1),表示几个一。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十(10)表示几个十。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表示几个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百分之一(0.01)。表示几个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千分之一(0.001),表示几个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