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干掉法国仅用了39天,法国人是怎么了?

标签:
文化历史二战希特勒 |
http://dingyue.nosdn.127.net/6GaVfl3qXtydHq80gBUqUBTyW0eUBGD91KbeK2ESE=q5L1476150953119.jpg
如今我们跟法国人聊历史,二战史可能是全法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吧!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竟然被曾经的手下败将德国,用了不到40天就掀了个底朝天,可谓悲剧、耻辱。
而今天小袁就跟大家唠叨下那时候的法国人是怎么了,为何几年前那份死磕德国的雄心壮志没了,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霸气也荡然无存,成为希特勒眼中的“怂蛋”。
很长一段时间,小袁都是接受着“金融危机”论的观点,说是因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致使法国内部实力大损,而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此消彼长,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最近查看二战爆发前,欧洲的经济状况统计表后,小袁决定抛弃之前的看法,因为整个大萧条期间,法国虽也受到大萧条的冲击。
http://dingyue.nosdn.127.net/2P34aB35aszyBHBTYcIXd9=s8pziHdIZqJU0T2Oaj9ViJ1476150953122.jpg
但是相对其它欧洲各国,要好很多,尤其是德国,要知道希特勒就是靠着大萧条期间民众的不满上台的,并且手中还握有大量德国的赔款,政府资金相对宽裕。
因为政府的宽裕,法国百姓在大萧条的日子,相对其他各国要过的好很多,不比希特勒支持率爆棚时期的德国差,所以说大萧条并不是法国失败的主因。
而真正的主因,小袁觉得应该是政治因素,根源在于法国蛋痛的政治结构,国会可以制约内阁,而内阁拿国会啥办法也没有,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制衡,美国的三权分立,可是三个权力等值的互相制衡,而法国的则是单向的。
致使二战前的法国政府,活的非常的窝囊,当然这一制度也有它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放大民主,符合法国的宪法精神,但缺陷也显而易见。
当时法国人不像英美已经发展成相对稳定的少数党竞争轮值,处于诸侯混战时期,致使法国的国会,无时无刻都在争吵,各个党派为了自身利益吵得面红耳赤,政府政令也是朝令夕改,政坛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而言,可谓是一团糟。
http://dingyue.nosdn.127.net/zrcrir3PRKjExMf30BYegtvmkgcPq6IJpTIuj=rI5wqnC1476150953122.jpg
这种一团糟,跟国家处于内战的性质、影响几乎等同,极大的消耗了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归属感,那一刻的法兰西民族就像迷失的羔羊,漫无目的的乱窜。
而德国此时在希特勒的带领下,目标很明确的向着重振德意志日耳曼进发,整个国家都已经拧成了一股劲,虽然目标的正确性,有待考究,但那个时候的德国人的确是在精神面貌上胜了法国人。
按我们中国的古话,打仗打的就是气势,输了气势,仗就难打了,赢了气势往往可以有奇迹,项羽的破釜沉舟就很典型。
然而面对德国的咄咄逼人,作为当时欧洲大陆唯一能够制衡德国的存在,法国依旧是每到关键时刻就卡机、妥协,甚至在战争爆发的前夕,法国政坛还在为了是否重新武装法国激烈争论。
因为这种争吵,法国人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遏制德国的时机,到最后“糊里糊涂”就被一锅端了!而其他的什么军事思想落伍、装备水平滞后等,说到底都是法国人人心散了的衍生品。(袁载誉)
小袁读史自己的微信公众号:xyds26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