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前期失误后期究竟能弥补到什么程度?

标签:
摄影探讨数码摄影前期失误与后期处理之探讨 |
分类: 摄影探讨 |

数码摄影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时间了,对于数码摄影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在摄影圈内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的看法都有所不同。尤其是数码摄影目前在强大的后期处理软件的支撑下,确实有不少朋友把原先不太理想的照片得到了很好的后期处理——PS“救”了命,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我曾经在前面有关数码RAW格式拍摄的话题中谈到过它的优点,但是也首肯它不是万能的。曾经有位高手狠批我对数码摄影中的RAW格式的无知,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RAW格式的优点要远高于JPG格式,但是它永远也不是万能的——把数码摄影的前期拍摄好比不动脑子的RAW格式拍摄更为重要!
在今年的荷花采风中我全部采用RAW格式拍摄,从几十张照片中真正能上桌面的只有一张,其余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瑕疵。我拿出了两张照片,分别进行了后期的PS处理。前期拍摄比较理想的照片,几乎不需要过多的PS处理,就是一张成功的照片;而另外一张无论你如何“认真”的处理,总会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不暗西方暗的局面。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你可以进行局部处理。对多余的、不雅的部分你可以做适当的处理,但是对于曝光过度或曝光过欠的部分,局部处理是无济于事的。
因为,过曝——是无法得到清晰的层次和真实的色彩还原;过欠——即使得到阴影的层次,但它与相邻画面的层次与色彩也不可能“和谐”,那只能越PS越造假。
下面是我在同一天时间内拍摄的两张荷花照片进行对比,一张是整个画面的主体曝光都比较均匀,所以层次与色彩都非常协调;而另一张因局部曝光处于略过与过度之间,所以画面的层次与色彩也无法达到协调,只能弃之,今天上传博客作为示范照片与朋友们共同探讨。不知朋友们有无解决的好办法,为之与朋友们共同探讨。
因为我认为的好照片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构图一定要主题突出;二是画面主体必须清晰锐利(创意摄影除外);三是画面色彩真实且过度柔和;四是画面层次清晰且过度自然。
一句话——好照片是拍出来的,而不是P出来的。您对此有何高见!本人非常想听听朋友们的各种意见和看法,静候您的高见!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