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互易率与互易率失效的有关话题

标签:
摄影知识光圈与速度互易率互易率失效 |
分类: 摄影知识 |
在我上传的160篇文章中,所有的话题就是有关摄影的问题,所谈的就是我们经常所遇到的问题。在涉及摄影理论方面很少去深入探讨相关的理论问题,实际上今天所谈的话题《关于摄影互易率与互易率失败的有关话题》是一个不得不谈,也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尽管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此话题会显得比较枯燥,但我们知道其一、二对于今后更好地理解光圈、速度和ISO感光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什么叫互易率?
光圈和快门的作用是控制通光量。相机镜头上都标有f/2.8、f/5.6、f/8、f/11、f/16等字样,这就是光圈系数。系数越大,光圈越小;系数越小,光圈越大。快门速度是以秒为单位的分式的缩写,比如125表示1/125秒。如果把光圈缩小一挡,同时把速度增加一挡,光线射出到胶片上的量还是相等的。这种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又被称作为“倒易率”。
——互易率是指感光材料显影时生成的影像密度与曝光持续时间和光线强度成正比。
但是,当光线强度异常而曝光时间极短或极长时,这一定律会失效,使结果难以预测,因而在摄影中就引出了“互易率失效”这一术语。
互易关系何时破坏?那是在曝光时间极短的情况下,如1/50000:或曝光时间很长的情况下,如10分钟等等……您或许会说:“这样的曝光时间不切实际。谁会用1/50000秒或10分钟来对胶片曝光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类似这样的曝光情况比您所想象的要多的多。
先说短时曝光的一种情况。当你利用频闪灯曝光,频闪灯的一次闪光时间究竟有多长?1/1000秒?1/10000秒?还是1/50000秒?这些实际都是可能的。如佳能580闪光灯1秒种频闪可以达到100次,人的肉眼几乎看不出在闪,但它确实达到了如此快的速度,人的眼滞留现象象电影每妙24桢的速度就把您骗过去了。但作为照相的感光材料是骗不过去的。问题发生在像这样的短时曝光,当光照射到胶片上的时间如此之短,以致胶卷的感光乳剂中的卤化银晶体得不到足以促使它们反应的时间,其结果会是曝光不足。
另外就是一个极端曝光的情况。比如很长时间的曝光又会怎样?任何摄影者当他在极暗淡的光照下拍摄时就需要长时间曝光。比如说,在天文摄影中,10分钟、20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曝光也不作为奇。为了拍摄暗黑场景,在曝光时间过长的情况下胶卷会开始丧失敏感性。例如20分钟的曝光并不产生两倍于10分钟曝光的效果;甚至曝光30秒钟也不产生两倍于曝光15秒钟的效果。
所以说当如果超出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就会造成曝光失败,称之为互易律失效。
现在的数码时代,电子的图像传感器的感光特性与胶片是不同的,互易律与胶卷摄影一样是贯穿于数码摄影的全过程的,但互易率失效问题在数码相机上是不能简单地沿用胶片相机的经验。
与此同时,数码摄影需要考虑的是信噪比的问题。当拍摄光线较弱是时候信噪比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在长时间曝光时噪音也会急剧攀升,这是当今数码相机长时间曝光最令人头痛的一个现实问题。
提示:
1、摄影中的互易率定律在正常摄影曝光时是永恒的“真理”;
例如:用光圈f/11,速度1/60秒,当光圈改用f/8时,速度就要改成1/125秒。主题要求表现景物一定的景深时,应优先考虑光圈大小;如果被摄对象背景杂乱,就选用大光圈,可以虚化背景;如拍摄全景适用小光圈,这样有足够的景深展现出全貌;拍摄运动物体,要求表现动感和速度时,应先考虑快门速度,再配以合适的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