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如何理解数码照相机信噪比的话题

(2010-10-21 06:23:24)
标签:

数码摄影

信噪比

分类: 摄影知识

 

 

关于如何理解数码照相机信噪比的话题    我们很难看到有关数码相机说明书中有关本机信噪比的测试报告结果,在日常摄影生活中也很少有关针对数码相机杂讯( NOISE,也就是信噪比)功能方面的话题。 

   数码摄影和传统相机不同,传统相机拍摄时很少因电子零件产生的杂讯干扰影响拍摄质量。但是数码摄影的杂讯产生环境就复杂多了,从操作过程中机体升温效应,CCDCOMS上的残留能量以致于机身零件本身,甚至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都有可能。

   我们常常针对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曝光方式拍摄到的图像来讨论这个问题。比如,你将传统相机的镜头完全盖住,打开快门拍摄,因为底片根本没有感光,所以冲洗出来的照片应该不会出现黑色以外的的颜色。可是数码相机就不同了,同样的拍摄方式则可能出现以下的结果:

关于如何理解数码照相机信噪比的话题

   参考图例中所展示的杂讯画面,是利用黑暗中的长时间(一般来说超过8秒以上)的连续曝光,再放到PC上观察CCD上所记录到的异色亮点。

这样,拍摄现实环境的时候,如果需要长时间曝光,影像质量可能就会打一些折扣。新一代的数码相机也针对这个问题加入了“杂点修正程序”,不过这也只是在数码相机储存图像的时候发挥一些作用,治标不治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码照相机的信噪比问题,不妨从以下外围的五个方面来理解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数码摄影中的噪点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以下五个方面一环扣一环,环环受影响。

一是关于过分看重高像素的问题

像素作为衡量数码相机质量的标准之一,常摄影人视为选购数码相机时的考核重点。为此许多摄影爱好者也因此走进了高像素的误区,盲目地追求高像素,将像素看成了衡量数码相机质量的惟一标准。数码相机采用CCD或者CMOS进行感光,拍摄图像的像素数取决于相机内CCD或者CMOS芯片上光敏单元的数量。从理论上,光敏单元越多,拍摄到的影像就会越清晰。但是由于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面积比传统胶片的面积小很多,在有限的芯片面积上增加过多的光敏单元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图像信噪比降低、感光度降低等。

众所周知,数码相机需要依靠内部的图像处理引擎来减少色彩误差。数码相机成像的原理和传统相机有着本质上的别,数码照相机是将通过感光元件获得的数据必须经过处理并组合,才能生成最终的图像文件,处理引擎的计算方法直接影响最终图像的质量。因此,像素的确可以视为数码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定标准之一,但却不是惟一的标准,我们需要通过数码相机的综合指标来全面考察数码相机的品质。

二是关于感光元件尺寸重要性问题

影响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光敏单元尺寸对成像的影响是很大的。光敏单元的尺寸越大,感光元件对光线也就越敏感,产生的信号噪音就越小,对高光和阴影部分的再现就会更优异,对比度也更高。而在有限的感光元件面积上增加过多的光敏单元,会导致光敏单元过小而带来图像信噪比降低、感光度降低等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光敏单元的尺寸大小呢?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像素数等于相机内CCD感光元件上光敏单元的数量因此,如果像素数相同,数码相机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大的光敏单元的个体尺寸自然较大。例如佳能PowerShot G2和EOS 1D这两种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像素分别是400万和415万,PowerShot G2使用的是1/1.8英寸的CCD,每个光敏单元的尺寸仅有3.125平方微米,而EOS 1D使用的是面积达到28.7mm×19.1mm的大型CCD,单个光敏单元面积达到11.5平方微米,这也就是PowerShot G2能够达到最高等效感光度ISO400,而EOS 1D能够达到最高等效感光度ISO1600的原因。这样一比较,我相信您就一定明白了。

三是关于CCD和CMOS的选择问题

与传统相机用胶卷感光原理来存储图像不同,数码相机是利用一个感光元件将透过镜头照射到芯片上的光线转换成电荷,然后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图像处理引擎的处理将数字信号以一定格式压缩后存入缓存内产生数码照片的。其中感光元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市场上的数码相机使用的感光元件有CCD和CMOS两种,它们在功能和性能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在数码相机开始流行的时候,CMOS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大部分消费者的观念都认为CCD比CMOS好,而CMOS感光元件只适合使用在手机或者其他对图像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场合。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的确,大部分数码相机使用的感光元件是CCD,这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通过表面上的光敏元件将光线转换成电荷,可产生低噪音、高性能的成像,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实际上,CMOS感光元件也有着许多优点,CMOS一样通过半导体来转换光线,但与CCD不同的是,CMOS的每个光敏元件都有一个将电荷转化为电子信号的放大器,CMOS可以在每个像素基础上进行信号放大,采用这种方法可节省任何无效的传输操作,所以只需少量的能量消耗,同时噪音也有所降低。制作精良的CMOS感光元件成像效果一点也不比传统的CCD差因此,不能以数码相机使用的是CCD还是CMOS感光元件来衡量品质CMOS感光元件的好坏只在于制作的品质和技术是否成熟。

四是关于镜头重要性的问题

可以说,镜头是一部相机的灵魂,数码相机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光学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镜头都是最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面上看,数码相机由于感光元件分辨率有限,理论上对镜头的光学分辨率要求会比较低,但由于普通数码相机采用的是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进行感光,其面积要比传统胶片的面积小很多,因此对镜头解析度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否则,数码相机即便有很高的像素数,成像质量仍旧会因为镜头的原因而比较差。换句话说,就是数码相机采用的光学镜头的解析能力一定要优于感光元件的分辨率。

事实上,数码相机的镜头结构复杂程度和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一点也不比传统相机的镜头低,它主要是由多组透镜组成,成像质量越高,镜片越多。很难说哪一种镜头就是最好的,但具备大口径、多片多组、包含非球面透镜和优质镀膜的高质量镜头是要求完美图像质量的摄影人的最佳选择。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镜头生产厂商包括两大系列,一个为日本厂商,包括尼康、佳能和宾得等品牌;另一个为德国厂商,包括莱卡、蔡司和施耐德等品牌。日本厂商镜头性价比高,而德国厂商镜头的成像质量较高,但相对来说价格也较贵。

另外,数码相机的镜头材质分为玻璃与塑料两类,有的厂商强调他们的相机镜头以玻璃为材料,所以透光率佳、投射影像更清晰。但实际上,玻璃透镜并不一定能比塑料透镜带来更清晰的影像,同时玻璃镜头也可能增加相机重量,因此选购时还是应该从多方面来考虑,不要局限于此。

五是关于注意变焦功能的细节问题

在选购数码相机时,变焦倍数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重点。较大的变焦倍数能够使数码相机拍摄的灵活性更强,但并不是简单地看大小就能够知道数码相机的拍摄情况的。变焦分光学变焦和数码(电子)变焦,我们首先要特别注意光学变焦的范围,一台相机的最小焦距越小,它的广角拍摄范围就越大,有利于拍摄大场面,而最大焦距越大则远摄能力越强。焦距范围38mm~114mm和35mm~105mm的镜头都为3倍变焦镜头,但很明显,38mm~114mm的镜头丧失了拍摄大场面的能力,而35mm~105mm的镜头实用性就要比前者高出许多。

另外,与传统相机不同的是,数码相机还提供数码(电子-下同)变焦功能,数码变焦与光学变焦有很大的不同,数码变焦是把摄入的图片放大然后对空白部分进行科学填充,也就是所谓的插值法放大。需要注意,插值成分越多,牺牲的图片细节也就越多,清晰度越低。所以,一般的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在选购数码相机时,要着重看光学变焦范围,千万不要听信商家不负责任的宣传,误以为通过数码变焦功能就能够补偿光学变焦范围的不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