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母亲的角色
王钰城
在家庭中,父母的生理性和社会性的不同,决定了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差异的,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表现完全相同,是家庭教育的灾难。
|
父母和孩子是家庭的基本成员,共同生活在一起,各自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角色,是父母创造了新生命,是父母的慈爱养育着幼嫩的心,是父母的胸怀滋养着诚正的心灵,是父母手牵着手让孩子走向社会,走向人生。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沐浴着父母无私的爱,对父母充满着感激之情,父母的恩爱铭刻在孩子门的心坎里。
严父慈母的教育角色
古语说得好,“教不严,父之过”,意思是父母的教育要尽责。父母管教孩子太严,父亲或母亲不到位,或过严或过松,都会造成许多不利孩子成长的结果,但是履行父母的职责并不是要父母成为两个“父亲”或两个“母亲”。因为作为男性的父亲,其性别决定了父亲应该是怎样的,母亲也由其母性决定了她应该如何做母亲。人性的现实存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正是由于以性别为基础社会化了的家庭角色,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期待是被普遍接受的规定了应该如何扮演的角色的社会规范,父亲或母亲应该有不同的角色表现。可是,目前由于错误地理解家庭中夫妻“男女平等”,出现了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一样,同化的现象,在家庭教育时对孩子的简单化、“一致化”,很多时候会共同伤害孩子,使家庭教育缺乏应有的色彩。因此做父母的,必须私下协议,在孩子面前分饰严父慈母或慈父严母的角色。
母爱是伟大的,父爱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感情。心理学家格塞尔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可是,当前在家庭中,出现了不少缺席的父亲、母亲型父亲(不守父道,定位于“妈妈”角色)和自卑型父亲。
因此,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心理的缺陷。研究发现,父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个性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如海尔布伦(1976)年发现,在子女性别角色的发展以及对一般文化价值的接受上,父亲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另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获得与父子(女)关系有密切联系,与父亲关系较密切的人获得成就的可能性较大。一般来说,父亲在家庭中的形象往往带有社会的化身或社会在家中的代表的色彩。父母必须共同关心孩子,共同营造融洽的家庭气氛,共同为孩子提供完整的家庭教育。
有些父母认为,对孩子教育要一致,如果一个严,另一个宽,就会让孩子钻空子。其实,严父和慈母是指教育的方式上要灵活,教育方法上所蕴涵的感情需要丰富,这样的“严”和“慈”的交融,才能具有震撼孩子心灵的力量。
一般来说父亲富于理性,给孩子以力量,而母亲富有细腻的情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这是互补的,缺一不可。只有理性的教育,孩子会变得冷漠,是荒漠化的教育,而只有感情的教育,孩子也会缺失智慧
,是文盲式的教育。
严,会令孩子产生敬畏心理。一个没有敬畏心理的孩子,是无法了解伦理观念的。所谓敬畏心理,是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时,面对面一刹那产生的,主要的用意是令孩子可以静下来接受教诲。“慈”决不是当孩子在受父亲教育时,母亲也加入战圈,加盐加醋地数落孩子平日的错误。当
孩子已经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时,如果又被母亲异口同声责备,会令孩子感到四面楚歌,家中再没有一个人是爱他的。但也不能以“慈”为怀,当爸爸责备孩子时,妈妈也不要,挺身而出袒护孩子,指出爸爸的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不同的态度或方式,甚至双重标准时,孩子的家庭教育便会注定失败,也可能成为孩子逃避承担责任的借口。
“严”和“慈”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相配合。最佳的角色扮演莫如爸爸常严父身份教育孩子,妈妈以较温和的态度去关注孩子。一般而言,大多数父母都是扮演着严父慈母的角色、不但不会令孩子害怕,还能让孩子有安全和信赖的感觉。
父母角色的僵化
父母的角色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表现出来的特定角色,可是不少父母的社会角色扮演不当,甚至僵化。人的社会角色是多重的,在职业场所,他的角色可能是职业角色,在家庭里他可能是丈夫或妻子、也许是儿子或女儿,也会是父亲或母亲。在家庭教育里较多的父母是角色的转换问题,他们不善于把社会职业角色转换成父母的角色。
有一位父亲,在劳改工厂的领导干部,妻子也是管教干部。他们的素养是很好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关心的。每天回家都要顾问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现。只要孩子有一点点小小问题,他们出于职业的警觉,就会十分敏感,马上与孩子谈话,从问题的事实说起,然后分析事情的严重性,对孩子声色俱厉地从犯错误开始,分析到会违法,结果走向犯罪,“你知道吗?我的工厂里那些罪犯是怎么走进监狱的,不都是从小事开始,如果你不好好改正这些错误就会和他们一样”。当然,孩子心里是不服气的,时有顶嘴。这又常会激起父亲的愤慨,因为在他面前的犯人哪一个敢和他说半个不字。在他面前一个个是低头服罪的人,他那能容忍儿子的不听话,于是火打从心底起,越来越激动,把好好的儿子看作犯人一样训起来。长期下来儿子对父亲越来不服气,越来不接受,导致儿子的行为趋向偏急,常出现惹事生非,攻击性增强,不守纪律现象增多。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位父亲
的角色没有转变。
父母应该牢老记住,当他或她一踏进家门,就必须记住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了,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不应该再是什么厂长、经理什么管人的人了,而是与孩子平等的父亲或母亲。因此不少教师、干部的孩子为什么教育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教训人,在家庭里实际上没有进入角色。父母角色的僵化是孩子与父母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杀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