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内容全部引用自马鼎盛博客。特此向马鼎盛先生致谢!
“占领华尔街”的大示威在美国金融中心卷起“风暴”,北京著名军事专家乔良将军由此看透美元帝国的战争性,他断言美国需要不断用战争来维护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如果欧盟、日本、俄国等各国接受乔良的观点,所有美军盟友都会一朝散伙。如果第三世界接受乔良的观点,不就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 简称OECD)秘书长Angel
Gurria表示,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三大投资及贸易来源,仅次于欧美,并有可能在未来数年取代欧洲。如此发展下去,北京可以逐渐发起用人民币作第三世界结算货币,美国总不能炸遍全世界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吧?
北京媒体专访乔良将军指出;过去20年,美国4场对外战争都有美元的身影。2003年3月在伊拉克战争前,国际油价38美元/桶,战后油价飙升近150美元/桶,相当于美元需求提高了3倍多,美国一仗打出全球的美元需求。萨达姆改用欧元做为伊拉克石油的结算货币,激怒的美国用战争推翻萨达姆,胁迫美国刺刀催生的伊拉克“民主政府”,把石油结算由欧元改回了美元。
1999年欧元出现动摇美元霸权根基。两个月后,美国主导的科索沃战争实质为狙击欧元,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大跌约30%。同时战争直接导致欧洲投资环境恶化。7000多亿美元热钱中有4000多亿立刻从欧洲抽逃,其中2000多亿流向美国,另外2000多亿则去了香港。恰在这时,美国“误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一周后滞留香港的2000多亿热钱抽逃,最终也全部流入美国。美国惯用以军事手段改变别国投资环境、改变资本流向的手法,还出现在阿富汗战争中。“9·11”事件后,全球投资约有三四千亿美元资金撤离美国,随着美军在阿富汗节节胜利,大量撤离的资金又陆续回到美国。
曾经“横行天下”的美元已不再犀利如昔。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那一刻起,美国向世界大肆出口美元,结果必然是债务扩张,积重难返。2010年,美国GDP约14.6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债规模累计达到14.3万亿美元,今天的美国70%左右就业人口都是金融业或金融服务业,美国的国家安全与金融安全融为一体。要让这个帝国不垮塌,就必须保持美元的霸权,就需要不停地用军事手段来“保卫美元”。
当互联网把全球连成一体时,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转移,航空母舰和超音速战斗机无法企及。五角大楼尽快建立“全球快速打击系统”,X-37B“空天飞机”号称28分钟打遍全球。挨炸地区的投资者会迅速撤离资金,同时成为被美国驱赶的“羊群”。
除了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之外,英联邦54个国家遍佈各大洲,基本上85%的人口都說英語,人口超過20億,在過去十年中,投資達到2000億美元。在G8當中有2個,G20當中有5個,是个庞大的经济实体。英聯邦國家佔全球貿易的20%左右,每年的貿易額達到4萬億美元。英聯邦國家有2萬個上市公司,如果能用英镑结算,美元会受沉重打击。不知为何英国一直甘心受美元的剥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