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7 第一财经日报
獐子岛遭遇冷水团“黑天鹅”事件,损失惨重,震惊市场。其在三季报中称,2011年播种在海里的虾夷扇贝,因冷水团影响而遭遇灭顶之灾,计提坏账近8亿元,前三季度亏损8.12亿元。这一说法受到多方质疑,媒体、投资者、上市公司也各执一词。
目前,深交所向獐子岛集团发出了问询函,要求獐子岛对存货核销和减值相关事项进行核查并补充披露。这一问询函主要是关于损失计提,对獐子岛要求自查,对于消除投资者的疑问并没有实质性帮助。在此之前,多家重仓机构急赴獐子岛总部讨说法,但也没有可能穿上潜水衣到50米深的海水下面去查看,,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非常有限。
为还原事实真相,应在在证监会的主导下,由证监会、海洋养殖专家、海洋气象专家、媒体、投资者代表以及獐子岛公司组成联合调查团,委托合格鉴定机构进行客观公正调查。之所以进行联合独立调查,并不是断定獐子岛公司造假,而是回应社会公众的质疑,给投资者一个权威结论。
目前,媒体与投资者对獐子岛巨亏事件有不少疑问,这些疑问需要进行必要的权威调查才能消解。其一,獐子岛公司9月发现可能导致巨额损失的异常,为何时隔一个多月才对外公布?公司在信息披露上是否存在违规,内部管理是否存在瑕疵。其二,扇贝大规模死亡为何突然在收获前发现,公司方面为何没有日常的扇贝检测措施,獐子岛集团此前宣传的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与此表述前后矛盾。其三,獐子岛停牌前,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较大幅度下跌,而融资融券交易活跃,需要监管部门介入稽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其四,近几年,獐子岛存货金额不断攀升,大股东长期质押其所持獐子岛股权以获得贷款,需要核查定增资金是否挪作他用、公司资金是否被大股东占用用于开发房地产、高管频繁离职原因等疑点。其五,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2009年-2011年间底播苗种时存在大量掺杂沙子和瓦块的情况,而且虚报数量,致使到了今年的收获季没有扇贝可捕。
对獐子岛进行核查,在技术环节上并没有太大障碍。据海洋专家介绍,虾夷扇贝死了,肉烂了,壳应还在。獐子岛到底在这个养殖区有没有投苗,投了多少苗?现在鉴定技术很成熟,深度在50米左右就用鉴定采样器,采样器自身带有摄像机,可以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养殖区域。目前,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国内上百家鉴定机构都可以做,十天之内就可以出鉴定结果。
之所以需要对獐子岛进行独立调查,还在于对资本市场现状的担忧,投资者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前车之鉴。从早期的银广厦、蓝田股份到近期的绿大地、万福生科,a股市场从来不乏财务造假、欺诈上市的公司。而爆出丑闻的上市公司多为农林牧渔板块,农业成了造假重灾区。原因在于农业公司存货盘点难,业内通常采用平均数法或业内认可的其它方法去取得一个约数,仅仅从会计的角度出发很难做出正确的结论,自然灾害也很容易成为农业公司造假的天然屏障。需要针对农林牧渔公司加强日常与前端监管,制订更为严格的会计准则、独立审计程序、现场查验程序。但这些都是亡羊补牢的后话,目前需要做的是由监管部门牵头对獐子岛事件进行彻底调查,给社会公众一个权威结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