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5-12-02 08:07:08)
标签:
课堂教学杂谈 |
分类: 教学艺苑 |
课题:
观察物体(一)
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 |
教材第67页的例题及做一做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倡导保护动物。 过程与方法: 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
|
教学重点 |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
教学难点 |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时 |
|
第
1 |
||
教学设计 |
||
环节提示 |
教学流程 |
教后反思 |
预习质疑 |
预习教材68页内容,完成如下预习任务:
1.
2.
3. |
今天教学了观察物体,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同桌交流预习收获,在汇报点拨中使学生感受到观察同一个物品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不一样。 教学中针对学习难点,我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提出自己学习中不明白的地方,有的学生问了关于如何区分左右,有的学生问了“如果小熊猫如果没有蝴蝶节,怎么来区分是左侧面看到的还是右侧面看到的”。以解决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体会到左与右的相对性,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日常教学中,自己总觉得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很弱,没有让学生来针对所学知道提出质疑,今天的课堂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
探究交流 |
1.引导交流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生说,师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1)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和同桌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从图中知道什么了? 师指两个小组上台展示。 (3)小结: 师小结:以上几位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能够站在不同的位置去思考出每一位小朋友看到的情形。通过预习和大家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什么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指名汇报,师引导小结并板书 (1)小组内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上,4人象以上4个朋友分别从不同的位置给你们带来的玩具拍照。 学生观察体验,师引导交流。 师:哪个小组上台来展示一下,说说你们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学生上台活动,每个人并说一说自已看到什么了? (2)换位体验 师要求:听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演示课件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生组内换位观察) 师:你们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师引导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一说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小组的玩具?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教师:看过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
|
全课小结 |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
|
检测反馈 |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下面我们检测一下今天的学习收获: 摆一摆、看一看 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课件出示第70页第3题)象这样摆在一起,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 (课件演示)数学书和每个面,先让学生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然后独立完成填在课本上,集体订证。 2.独立完成70页第一题,集体订正。 3.独立完成70页第二题,集体订正。 |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后面、左面
作业设计:
70页,练习十六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