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3-06-18 16:38:22)
标签:

反思与重建

分类: 教学艺苑

最大公因数

备课教师:  王鲜梅                修改教师:   王鲜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课本79页例181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环节提示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反思与重建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关于因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了?

 

 

 

 

 

 

 

请同学们找出下面两个数的因数:

15的因数:         18的因数:

今天这节课我继续研究与因数有关的知识。(板:因数)        

 

学生可能知道: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想(  )×(  )来得到一个数的因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找一找。

   在教学本节课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三点:1.努力为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铺路架桥;2.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进行新知学习;3.营造了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机会。

    教学中我对于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找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为了突显知识的形成,教学中我忽略了;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的引导渗透,没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求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在我认为数学知识是有价值的、现实的,让学生明白求最大公因数的作用,才能让学生今后在生活中更好的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固而达到学以到致用的目标。

 

二、情境引入

1.      出示尝试题。

1 谈话: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瞧瞧吗?(  课件显示图)

这些图中有各式各样的地砖和地板,大家一起欣赏吧!

2)看,这是老师家装修的房子还有一个储藏室的地面没有铺,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形状的地砖呢?

 

 

 

学生欣赏,并思考分析。

 

 

指名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用正方形地砖才能做到密铺。

三、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79页例1、从主题图上你知道什么?

 

 

 

 

2.自己先仔细想一想,小组互相说一说

教师依照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或者用正方形摆一摆。

然后让完成较好的同学展示并交流想法

 

3.教师揭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师:像这里的1241216的公有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课件显示:课本页的图。

其中4是它们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教师:你们能够找出1827的最大公因数吗?

小组讨论,学生共同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并归纳方法。然后分小组汇报。

5.教师质疑。两个数的公因数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学生观察主题图,了解其中的信息,然后说一说。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3.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4.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找出1827的最大公因数,并归纳出方法。然后分小组汇报。

 

 

5.组织学生根据刚才求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公因数的倍数。

四、新知运用

(1)    完成教材第81页“做一做”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的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2.先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再解答。

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汇报学习所得,交流学习知识的方法和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