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反思
(2018-05-10 11:22:39)分类: 学科教学 |
《松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生灵”中的一课,本课为第二课时,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而,上课前我创设了情境,利用猜谜语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设计效果很好,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让学生对松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感知,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文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
2、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课文2、3、4、自然段,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3 、找时间词,加以运用———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的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4、读中悟,读中学。 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上完这堂课,我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