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幼教印象之一 ———充分自主、形式多样的户外游戏

(2016-02-20 16:28:05)
标签:

教育

育儿

家长参与教育

分类: 张燕老师研究专栏

编者语:这组文章(总共七篇,这是第一篇)是1996年张燕老师考察日本幼教所写的思考与分析,今天有幸整理、拜读并与大家一同分享。时隔20年,这组文章在今天对当下的中国幼教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日本幼教工作者行动的果敢、职业的自信、专业的投入、理念的坚定、工作的细腻让人敬佩,且整个国家对幼教服务的重视与支持,包括教育理念的超前、资源的分配、深入社区的完备的社会教育设施,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也正是未来中国幼儿教育与社会服务所需努力的方向,这也给了我们这些幼儿教育工作者、社会服务者及中国的家长们努力的动力和整个行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日本幼教印象之一

———充分自主、形式多样的户外游戏

                   北京师范大学  张燕

   今年(1996年)7月份至8月初,应日本同行之邀,我赴日本历时一个月进行幼教考察。总计参观了20所幼儿园、保育园,感触良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日本幼教之一最大特色,就是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形式多样的活动性游戏,他们的做法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  提供进行多种形式户外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日本保教机构教育中,极重视户外运动性游戏和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运动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其活动的兴趣与能力。幼儿在幼儿园保育园的生活是自户外游戏开始的。通常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中,入园时间为上午8:00-8:30,从幼儿入园至10:0010:30均为自由活动、游戏。可以在室内或户外玩。在天气好的日子,幼儿一般都选择户外游戏。

   幼儿园场地有的较大,有的虽不很宽敞,但利用较充分。幼儿可以在场地上跑动,选择场地上各种材料活动。活动场地四周设置了多种玩具、器械、运动设施。例如,跳马、秋天、摇船、拔梯、弓形爬梯、单杠、爬高的绳或杆、推车、脚踏车等。幼儿园通常都有一种联合运动器械,用原木制作,包括攀爬架、悬桥、滑梯、平衡木、爬网等,幼儿园这些设施材料、器械并非全都是买来现成的。事实上很多是巧妙地利用了废旧材料,例如将废轮胎埋入地下半截就成为跳马。又如小区拆迁时,家长用很便宜的价格买来拆房的旧木材,动手为园所制作联合运动器械,许多器械是园所自制的,从而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条件。沙箱和相应的铲、桶等是各园均必备的。泥沙这些东西无定形,可变化,可塑性强,玩泥沙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喜欢在这里尽情戏耍。夏天一般每周均安排游泳活动,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接触水,戏水玩耍,而不在于游泳。

   凡遇阴天或不适于外出的日子,园里及时将一间大游戏室或称多功能室腾出,提供活动性游戏的条件。6-7月份是京东地区的黄梅天,经常阴雨连绵,这时,园里立即将多功能室一些器械,如单杠、平衡木等准备好,各班幼儿可来此活动伸展身体,充分游戏。

二、  幼儿自主选择、教师积极参与

户外活动并不是硬性由教师安排的,而是由幼儿自己自主选择的,玩什么,怎么玩,他们自己做决定。教师也与班上孩子们一起玩。如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挖沙地,往里面倒水……或是做泥饽饽等,共同游戏,尽情享受游戏欢乐。我所参观的这些园中,未见到有教师站在一边旁观,或做其他无关事情的现象。教师积极参与活动,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幼儿,激发其活动兴趣。活动中,教师就象幼儿的伙伴,或是与他们游戏的大朋友,这种身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自己做主,自创玩法等,因而较少见到依赖教师的行为。一般地,在这两小时自由活动中,没有什么明显的班级界限,教师较为放手,提供了一种宽松开放的环境。每个幼儿可以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不同年龄、班级的幼儿可以相互学习、影响。

在日本幼儿园见到的儿童,无论男孩或女孩运动能力都极强,我曾见到一些女孩,齐胸高的跳马,从远处跑几步,手撑马背一跃而过,有的女孩在半米高的圆木上走平衡,无需任何保护。我在五之神幼稚园时,一个挺文静的女孩三下两下就爬上一高耸大约三层楼高的带有脚蹬高杆,还有一些女孩身体向上一跃,两手抓住约两米高的拔梯,两手交替迅速从一端拔到另一端……即使小班孩子运动能力也很强,他们两手抓住单杠身体灵活地向前和向后翻转。幼儿园的孩子一个个都很健壮、结实,没有见到象胖墩、豆芽菜这样特殊体型的孩子。

三、  对运动能力发展的认识及对安全问题的考虑

日本幼儿园这样开展充分自由的运动性活动游戏,如何保证孩子的安全?我曾与日本同行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他们的观点很明确。注重提供充分活动,在活动和游戏中培养能力,以活动促发展。幼儿运动能力发展了,动作协调了,自然就会不出或少出事故。当然在学习如何运动活动的同时,也要增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使幼儿学习自我防范,避免危险。日本同行还认为,活动中出现一些小伤碰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成长的必要经历。

为达到以上的目的,幼儿园一般采取这样的措施和做法:

一是加强指导。户外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提要求,教要领,定规则。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幼儿,他们活动能力差,不会使用材料器械,教师要对各项活动作具体指导,教方法。例如玩单杠或攀登器械,两手一定要抓紧,握牢。要告诉幼儿,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或不能去,避免危险动作。通常小班刚入园的第一学期,开展户外活动游戏时,不仅本班教师要給予细致指导,班外其他教师、主任、园长等要全部出现在运动场地各区域,协助指导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基本掌握各项活动,才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活动。

二是教师要对本班幼儿充分观察了解,知道班上每个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当全班幼儿基本掌握各项活动,教师就可放手让他们自主自由活动,对于本班一些能力较差或鲁莽冲动型的孩子,教师一定要知道户外活动中他在哪里,在玩什么,以便及时关照,有时活动中让他跟在自己身边或是安排其他儿童带他一起玩,以便影响他们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三是主动做家长的工作,消除或缓解其焦虑和从而带给幼儿的消极影响,转而配合支持园所教育。日本幼儿家长特别是母亲较多为全职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对幼儿园的一些作法,如大量户外活动也曾表现出担心,怕发生安全问题,园长、教师就主动做他们的工作,使之认识幼儿的成长需要活动,要在活动中锻炼,发展能力。横滨的高井幼儿园房舍建在一高台上,下面是运动场,高台边缘无任何围栏等防护设施,我曾请教园长幼儿是否会不小心摔落下去。园长认为幼儿自小就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和本能,会进行自我防范,并向家长解释。果真如此,该园多年来,从未出现此类事故。看来由于观念正确积极教育和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不出事故是必然的。

四、  启示与借鉴

在日本时,我曾有机会参加东京的一次日中教育研讨会,会上有份日本福冈大学与北师大对日中两国中小学生的比较研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项研究考察包括体育在内的5门成绩,结果,日本中小学生各门成绩中,体育为第一位,而中国则体育排行最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幼儿阶段教育的效果:日本幼儿园注重户外活动游戏,因而儿童在体育兴趣、能力上均得到增强;而我们则比较忽视。在日本幼儿园见到的小孩子大多结实健壮无病态,其教育也与我们形成较大反差。

最近有一个情况尤应引起幼教工作者的警醒:据了解北京有6-7所感觉统合训练学校,主要是为目前一些学龄儿童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加以矫治而兴办的。这些儿童的学习障碍或不良问题是由于运动能力差,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矫治的办法是通过使用系列运动器械设备,加强感觉能力和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就有很多家长花钱带孩子到这里受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幼儿阶段教育上的某些失误,即忽视体育,忽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带来的结果。出现问题加以矫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治本。幼儿期是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同时幼儿是身心发展的整体,运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了必然有益于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说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早已得到承认,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缺忽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户外体育活动、活动性游戏长期未置于应有的地位。目前迫切需要改变幼儿教育重智轻体状况。分析起来,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不利及其原因有这样两方面的表现:

1、对安全问题过于焦虑的心态。当前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对独生幼儿家长往往珍爱有加,保护过度,教师也担心万一出事故无法交代。近年来来自家长和教师这种焦虑心态日益加剧,导致户外活动不敢放手让幼儿充分玩,成人这种心态也在感染影响着幼儿,他们往往不敢玩,不愿玩,不会玩。

2、教育措施不利。园所或是活动性器械少或是利用率低。据了解北京市一些园户外活动性器械在种类或数量上不可谓不丰,但利用率极低,户外活动多是幼儿在地面上玩。活动场地多为水泥或方砖地面,虽有利卫生,但不利活动。近年一些幼儿园依自身经济条件铺上人造草坪,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人与自然进一步隔离。有的园把原有场地全部装备上游乐器械,一方面场地被占据无法使幼儿充分跑动,同时有了器械需专人管理,活动时也需安全护理,难以做到经常化的开展。幼儿不能自由活动,玩耍。总之,教育上注重消极防范而未抓住关键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指导,造成幼儿缺乏活动能力、身体协调力、灵活应变力和分析判断力,因而即使幼儿在平地,摔跟头碰破头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再有由于好活动是幼儿自然天性,如果教育上未提供条件或是使其天性受到限制,必然造成一些幼儿情绪浮躁不稳定,反而容易出事故。应该说教育上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安全的大忌。

针对目前我国幼教存在问题和日本幼教的有效做法为我们提供的启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充分认识运动能力在幼儿阶段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观念,以活动促发展,教育机构要主动向家长宣传,消除其过分焦虑心态,使理解和配合教育;

二是采取积极教育措施,为幼儿运动能力发展创造条件。包括开展运动性活动的物质条件,必要的场地、器械、设施材料等。这方面应注意应地制宜,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自创条件,设备等不一定是成型高价购置的,又场地小的可利用周边社区环境,不利外出天气也可想办法提供活动条件,如充分利用大游戏室、音乐室等。同时还应注意探索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提供以活动促发展得以实现的实际措施,和创造使幼儿充分活动的心理条件。教师应研究如何参与和指导活动性游戏,并基于对全班及每个幼儿的深入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户外活动不仅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更从活动质量上即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切实得到加强。

教师还应进一步在教育实践中探索规律,增强对正确教育观念的认识并提高教育技能。如户外活动中,自由的运动性游戏中如何处理开与合,统与放,集中与个别的关系,改变以往不敢放手,统得多,集体游戏多的状况。使幼儿在充分活动中不仅能力得到加强,且培养良好情绪情感,能相互学习影响等,从而使班级中每个幼儿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