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2022-04-06 11:27:54)
分类: 道家养生与人生感悟

《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言:“知常曰明。”


知晓为人处世的常理的人叫做明事理,明事理的人都懂得,人这一生际遇不同,所处的位置与认知便会产生差异。


俗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位置不同,还是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亦不必争辩。

做人: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有言:“善言无暇谪。” 


善于说话的人,都懂得推己及人,明白身处位置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不相同,不会因自己的一时感受发表言论。 


《道德经第十七章》有言:“尤兮其贵言。” 


生活里,我们评判一件事情,通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惯性思维。


殊不知,位置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所以,你的信口开河、不假思索常常有失公允,甚至成为伤人的箭。


做人应该谨言慎微,珍惜自己的言语,不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夸夸其谈。 


生活中,总是有许多人不懂得换位思考的道理,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信口开河,殊不知,在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已成了伤人的箭,被人嫉恨犹不自知。 


而高情商的人却总是在微笑不语,只因他们明白,这世间没有感同身受,位置不同,少言为贵,才可避免出口伤人,惹人生厌。 


少言,是一种修养,是对别人生活的尊重,每个人立场不同,何必强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就好。


央视名嘴,白岩松就曾经说过: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教养。


少言,更是一种智慧,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


正如曾国藩说的,古来凶德致败者,皆多言,群处守嘴,才是一种大智慧。

做人: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智者是不善于言谈的,道理的精妙之处亦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对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智者更是不屑与其争辩,认知层次不同,争辩亦是无用。 


《庄子·秋水》中有言:“夏虫不可以语冰也。” 


每个人出生的家庭,受到的教育不同,认知层次也自然不同,认知低的人只能注意到眼前的利益,而认知高的人做的是长久的打算。


所以认知不同,无需争辩,否则只会伤了和气,于人于己都无益处。


日子是自己过的,每个人要维护的,也都是自己的利益,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适时地学会闭嘴,把答案留给时间去验证,而争辩,只会白白地浪费时间,亦谁也说服不了谁。 

做人: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人生切忌,以己度人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有言:“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


世间之物,形态万千,犹如芸芸众生,更是各有各的脾性,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厌恶,每个人的喜好并不相同。


与人相处,切忌不要以己度人。 


俗话说:“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以己度人,只会好心办坏事,甚至会无形中惹人怨恨。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有言:“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而不要自以为是,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人生禁忌,以己度人。 


少言,是一种修养,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不辩,是一种智慧,认知不同,何必强求; 


不以己度人,是一种善良,做不到感同身受,起码做到宽容与慈悲。 


愿世间你我皆能做个有修养,有智慧,善良慈悲之人,在这凉薄的世界中,给予世间一丝温暖与光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