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语50则(三)

分类: 书画艺术与影音资料 |
黄信阳道长书与吴明竹叶书画合作《道德经》思想文化中的常用成语50则。老子成语,是他的思想及其生活的一部分。古人的思想与经历,与今人仍还有许多相通之处的,现选出一部分,供读者体会:
谓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