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在古代,民间有立夏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中医认为,立夏节气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是心阳最旺盛的时候,所以,立夏要注意养心,预防心脏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立夏养心的原则。
1.清饮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而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饮食应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粗粮以及鱼、鸡肉、豆类、小米、山楂、杨梅、香瓜等。少食动物内脏、肥肉、含盐量偏高的食物。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葱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
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新陈代谢旺盛,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夜晚食粥,既可生津止渴,又可养护脾胃。另外,晚饭还可少饮些葡萄酒等,可畅通气血,助睡眠。
2.慢运动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3.慎起居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应晚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