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偏方秘方(六)
(2015-10-30 09:34:23)
标签:
生活偏方秘方感冒 |
分类: 道家养生与人生感悟 |
治脱发验方
处方:制首乌20克,生地20克,菟丝子15克,当归15克,天麻10克,白芍15克,川芎6克,蛇蜕8克。
头皮痒加百部10克,地肤子12克,白鲜皮12克;头皮脱屑加白蒺藜15克;阴虚烦热加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煎3次,前两次早晚分服,第三次加适量温水洗头,每日一次。
治疗期间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上方服10剂为一疗程,1~2个疗程可愈。本方对精血亏损、风邪上扰之脱发有良好效果。
老人打鼾验方
老年人呼吸中枢血流灌注不足,血管微栓塞或激素水平下降,软腭松弛可使上呼吸道受阻,引起打鼾,严重时可致呼吸暂停综合征。采用中药治疗,每晚睡前口服或喷雾,可明显减轻打鼾程度,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和时间。
方法:青果、乌梅、山楂各6克,烘干研末,用作咽喉部喷雾;或水煎服。每晚睡前30分钟用药。经治后,患者睡眠时打鼾减轻,由此引起的口干、舌燥等症状也会消失。
感冒的验方秘方
[辨证方]
1、寒证
王三才:人参败毒散,治感冒非时,伤寒头疼,身热拘急,憎寒壮热。
人参3克 羌活4.5克 独活3克 柴胡3.6克 前胡3克 葛根3克 甘草1.5克 桔梗 枳壳 茯苓各2.4克 川芎 苍术各3克
《医便》卷二
蒲辅周:加味香苏饮,伤风感冒常用方。
苏叶3克 陈皮2.4克 香附3克 甘草0.9克 防风3克 葛根2.4克 羌活1.5克 荆芥1.5克 僵蚕3克 桔梗1.5克 枳壳1.5克 豆豉6克 葱白1根
头痛甚,加川芎1.5克、白芷3克;咽痛甚,加射干4.5克;冬日感寒重者,可合三拗汤。
《蒲辅周医疗经验》
王三才:发散伤寒单方。
生姜30克 葱白10根
好酒2大钟,煎1大钟,去渣热服。被盖周身汗透即解,勿令汗太过。忌大荤五七日。夏月姜、葱减半,冬月倍用。
《医便》卷二
雷丰:辛温解表法,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证。
防风4.5克 桔梗4.5克 杏仁4.5(去皮尖,研) 广陈皮3克 淡豆豉9克
加葱白3根煎。
《时病论》卷一
2、热证
吴鞠通:银翘散,治风热感冒。
连翘30克 银花30克 苦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叶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 淡豆豉15克 牛蒡子18克
上杵为散。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温病条辨》卷一
陈廷耻:笔者治疗感冒的常用方剂如下,凡临证见感冒的一般见证,即可施用此方。
桑叶12克 薄荷3克 桔梗10克 茅根15克 菊花10克 连翘15克 苦杏仁10克 淡豆豉10克 玄参15克 甘草6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
刘汉章:退热饮,治小儿外感发热。
蝉蜕10克 苇根30克 霜桑叶10克 生石膏20克 甘草6克
上药加水600~700毫升,煎沸后15~20分钟即可,滤出药渣,加白糖适量。两岁以下者徐徐温服,2~5岁分4次服,5岁以上者可分3次温服。该药熬煎时间不宜过长。
咳嗽,加百部15克;头痛,加花粉20克;欲呕,加竹茹10克。
《千家妙方》下册
3、实证
王三才:防风通圣散,通治诸风,湿热疮毒,时行热病。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连翘 薄荷各3克 荆芥穗 白术 山栀各2.1克 黄芩 桔梗各4.5克 石膏3克 滑石9克 甘草1.5克
上方用姜3片、水2钟,煎1钟,食远服。风热内盛欲下,加大黄9克、芒硝6克;风湿热在表欲汗,加麻黄6克、葱白3根;自利体寒,去硝黄;自汗,去麻黄,加桂枝。
《医便》卷二
[食疗方]
岳美中:清代吴翌风《灯前丛录》载神仙粥,专治一切感冒症。凡初得病二三日者,服之即解。法用糯米30克,生姜5~6片,河水两碗,于砂锅内煮一二滚后,次入带须葱白5~6个,煮至米熟,再加酸醋半小盅,入内搅匀,乘热吃粥,或只服粥汤,于无风处睡,以出汗为度。余曾将此方用量略加变通,施于老人感冒,安全有效。(寒证)
《岳美中医话集》
赵学敏:川芎茶,治大人小儿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遍身拘急,恶寒发热等症。(寒证)
鲜川芎(梗叶切碎;如无,干者亦可) 生姜(切丝) 陈皮(切丝) 鲜紫苏(梗法切碎)各等分 细茶(与各药总量相等)
五月五日午时拌匀,用盒盖过宿,使气透,次日取出焙干,瓷瓶收贮。用时以汤泡之l盅,乘热熏鼻,吸其气,复乘热饮之,汗出即愈。
《串雅外编》卷三
抗震救灾中止血验方
1、一切损伤止血生肌。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小块收存。凡遇破伤,好以小块研末敷涂,甚效。
2、止血生肌(治刀斧伤)。晚蚕蛾炒为末,敷涂伤处。
3、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有特颜色。此方名“琥珀散”。
4、松花: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
5、卷柏(释名 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主治:咳逆,脱肛,淋结。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6、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醒酒止吐的偏方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