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秋季养生——螃蟹

标签:
道家养生食物螃蟹不能同吃食物 |
分类: 道家养生与人生感悟 |
中秋临近,鲜美的螃蟹出现在了各大超市,而秋季养生吃螃蟹正当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秋季吃蟹以河蟹为主,盛产于每年九、十月份。虽然螃蟹味美且营养丰富,但“高胆固醇”的称号一直让人们在吃时心存顾虑。美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然而,按照我国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河蟹中,胆固醇的平均含量为267毫克,相当于5两肥肉中胆固醇的量。由于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李惠明建议,健康人每次吃中等大小的螃蟹不超过1只(约2两),每周最好不超过3只。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的人群,吃蟹黄蟹膏次数应该减少,最好只少量吃蟹肉。
为了避免摄入过量的胆固醇,建议吃螃蟹时应减少其他肉类、内脏、蛋类的摄入量,同时多吃蔬菜水果,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偶尔一次吃多也不必担心,只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即可。在烹调时也可巧妙地进行搭配,例如,可以制作蟹黄豆腐,既品尝了蟹黄的美味,增加了豆腐的营养,又减少了胆固醇的吸收。
吃螃蟹最好还是清蒸。需要注意的是,螃蟹寒凉,平时怕冷、易头疼的人,吃蟹时可多放些姜。平时脾胃虚寒或患有风寒感冒的人少吃,痛经和怀孕的女性最好不要吃。
知道了秋季养生吃螃蟹正当时,此外,喝点黄酒不但可驱寒,还能消毒杀菌,但最好不要喝冰镇饮料。
另附:
螃蟹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此外,螃蟹还富含谷氨酸、甘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螃蟹虽好,饮食禁忌也不少,最好避免与下列食物同食:
柿子:每年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但螃蟹与柿子却是餐桌上的“冤家”。蟹肉中富含蛋白质,而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二者同食,柿子中的鞣酸可使蟹肉中的蛋白质凝固成块状物,食后难以消化,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还会发酵腐败,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
茶水:许多人吃完螃蟹后总是习惯性地喝点茶水,以为这样可以助消化。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一方面,吃螃蟹时饮茶水,会冲淡胃液,不仅妨碍消化吸收,还降低了胃液的杀菌作用,为细菌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茶水和柿子一样,也含有鞣酸,同食会引起肠胃不适。
梨:虽然梨是缓解秋燥的“良药”,但吃蟹时最好和梨暂时保持距离,特别是脾胃虚寒者更应格外注意。这是因为梨为凉性食物,与寒性的螃蟹同食,会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同理,吃完螃蟹也不宜立即饮用冰水或进食雪糕等冷饮,否则容易产生腹泻。
羊肉:羊肉也不宜与螃蟹同食,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螃蟹性寒,二者同食后不仅大大减低了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对于素有阳虚或脾虚的患者,极易因此而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进而影响人体的元气。同理,螃蟹也不宜与具有温补作用的狗肉、泥鳅等同食
蟹与花生
花生仁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高达45%。油腻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泻,故蟹与花生仁不宜同时进食,肠胃虚弱之人,尤应忌之。
蟹与泥鳅
《本草纲目》云:“泥鳅甘平无毒,能暖中益气,治消渴饮水,阳事不起。”可见其性温补,而蟹性冷利,功能与之相反,二者反应亦不利于身体,故不宜同吃。
蟹与香瓜
香瓜即甜瓜,性味甘寒而滑利,能除热通便。与蟹同食,有损于肠胃,易致腹泻。
蟹与冰饮
夏季冷饮如冰水、冰激凌等,属寒凉之物,使肠胃温度降低。与蟹同食,必致腹泻。故食蟹后不宜饮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