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嘉霖
来源:道教之音
10月8日,“恒山道乐
晋北古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场演出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隆重上演,来自山西省阳高县的李家祖传民间道士班应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的邀请,为刚刚结束十一小长假的北京市民带来一场古老的晋北民间道教音乐盛宴。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出席演出。
恒山道乐是流传于晋北地区的民间道教科仪音乐,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传统,由于独特的地缘系——地处恒山周边地区,浓厚的宗教历史背景,频繁的民间信仰活动,使得这种古老的音乐传统得以依托地方社会民间礼俗与宗教活动衍生并流传至今,并形成了一套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民间道教科仪法事。加之晋北地区自古便为多民族交流融合之地,古老纷繁的文化艺术形态杂糅并存,使其得以充分吸收汉魏以来的鼓吹乐形式,唐宋大曲、明清小曲等民间音乐形式,形成富有地方性特色的音乐风格。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恒山道乐以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方式,忠实地记录并阐释着晋北民间道教音乐传统的传承与变迁。
恒山道乐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被当地人称为“恒山道乐班”。目前代表人物为阳高县李氏家族,至今已传至第八代,其道乐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自1987年开始,先后有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记者慕名登门采访,并录制有关恒山道乐的名曲。
1990年参加北京佛道音乐周之后,李家班的道乐更是名闻天下。近年来,李家班子多次走出国门,受邀多次出国演出,应邀前往荷兰、美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国家的音乐节和高校进行演出,在国际上受到很高的赞誉,本次演出是其20多年来第一次在北京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