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清音》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筹备进入倒计时

标签:
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杂谈 |
分类: 道协动态与讲话稿件 |
“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是中国道教协会在近年来成功举办道教传统音乐会基础上,精心组织的全国性道教文化音乐高端展示活动。旨在通过高水准道教音乐演奏,展现道教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展示独具民族特色的道教音乐发掘保护的成果,使公众在聆听道教的天籁之音、欣赏道家高雅艺术过程中领略道教音乐的博大精深,对道教传统文化与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加深。
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太和清音》是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北京市宗教事务局、上海市宗教事务局支持下,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北京市道教协会和上海市道教协会承办。北京道教音乐团和上海道教音乐团联合演出。在2012年国庆佳节到来之际,举办此次音乐晚会,展示道教界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各族人民福泰安康的美好愿望,为即将召开“十八大”献礼。
会议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王哲一、副秘书长孟至岭,办公室主任王书献,北京市道教协会秘书长权儒诗、副秘书长田源、监事长南昌祺、北京弘道源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来、总导演史帆等组委会领导和成员。会议听起了筹备组关于节目内容、创新效果、宣传推广等筹备进展,以及下一步排练、落实舞台设施、安保措施、票务安排等工作的汇报。组委会领导就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最后黄信阳会长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这次音乐会,以最新的舞台表演艺术和舞台技术手段,利用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将中华古老的道教音乐所蕴含着千年东方哲理、美学思想,以及净化人心、澡雪精神的独特韵味演绎出时代感。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打造“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的品牌。
http://www.bjtaoism.net/res/daoxie/1208/8.8%E7%AD%B9%E5%A4%87%E4%BC%9A.jpg
http://www.bjtaoism.net/res/daoxie/1208/8.8%E7%AD%B9%E5%A4%87%E4%BC%9A2.jpg
《太和清音》大型音乐晚会以“智慧”、“
音乐会上北京、上海各宫观高功、经师和道长们还以舞台的形式举行宏大的祈福科仪,为祖国繁荣昌盛祈福、为各族人民福泰安康祈福、为现场的嘉宾和观众祈福。
(中国票务在线
1.
支持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主办单位:中国道教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道教音乐团
北京弘道源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北京市道教协会
北京吕祖宫
2.
名誉顾问: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
主
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
副
秘
副秘书长:冯正伟(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
姚树良(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南昌祺(北京市道教协会监事长)
孔理元(北京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
刘博生(北京道教音乐团副团长)
《太和清音》节目单
序
1.
高功:孔理元
张高明
经师:北京市道教协会各宫观道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各宫观道长
《太极韵》是全真正韵。太极是道教的象征,表达道教最核心信仰和至诚之心,抒发道人对道的玄想。《太极韵》以凝重肃穆、超凡绝俗的表现,将人带入一种杳杳虚空的境界之中。
《洒净韵》是全真正韵。一般在斋醮仪式中演唱,寓意坛场内外,洁净祥和。
《报恩赞》“赞”即歌唱性的声乐曲,有独唱、齐唱、一唱众和等形式,用于道士的殿堂修炼和斋醮法事,使得法事内容前后贯穿一体,气氛绵绵不断。“报恩赞”是报答生养之地、国家之恩、父母养育的“歌曲”。
第一篇章《智慧》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道德经》
(译文: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
2.
作曲:崔
编舞:谷
舞蹈:核桃舞蹈工作室
3.
表演: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开章首句曰:“道可道,非常道”,故称为“道经”。下篇第一句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合上下两篇,乃称为“道德经”。
4.
作曲:崔
演唱:北京市政协合唱团
《道德经》的智慧是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文化,超越宗教的。《道德经》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早在大唐时期高僧玄奘就曾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截止到目前为止,《道德经》被翻译成30多种外国语言,近500个外文版本。1988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1992年一本英文版《道德经》的出版权竟然引起了8家出版商的争夺。在西方,许多知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对《道德经》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一位学者说,在人类文明伟大的诸传统中东方的道教提供了最完善、最深刻的生态智慧。
5.
作词:章晓宇
作曲:孟庆云
演唱:白
编舞:谷
伴舞:核桃舞蹈工作室
6.
作曲:徐景新
演奏:北京道教音乐团
指挥:杜次文
古人曰:“紫气东来圣人到”。乐曲用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紫气东来,冉冉浮关,人们在大道两旁烧香叩拜,迎候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老君骑乘青牛、缓步入关的生动景象。
第二篇章《逍遥》
至人无己,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又名:《南华真经》)
(译文:修养最高的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追求虚名。)
7.
高功:沈有谷
演奏:上海道教音乐团
《长空风静月华明》运用器乐、声乐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音色庄严典雅、高亢明亮,使上海道教音乐的演奏更具有独特的江南丝竹风格和昆曲韵律特色。特别是韵腔的吟唱,全部用真音,讲究曲折绵长。作为演唱者的高功需调动自己丹田之气,徐徐吐音,使得韵腔传至幽远,充满天地法界,感慑天人。
8.
演奏:上海道教音乐团
《上海道乐曲牌联奏》选自高功敕八门的段落。做科仪道法等动作伴奏用。由柳摇金、小拜门、朝天子等曲牌组成,反复演奏时,在调性、音区、节奏快慢交替等次序安排方面,十分讲究。
9.
演奏:上海道教音乐团
编舞:谷
表演:核桃舞蹈工作室
《散仙花》是选自道教《灯仪》中的道曲。灯仪中灯火辉煌、鲜花似锦。乐曲赞颂神灵,祈求赐福。乐曲具有江南丝竹特点,婉转流畅、优美动听。
第三篇章《清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译文:真正的“静”是顺应自然,真正的“静”是遵循万物的本性;心性达到真静的状态,然后去实行一切事物,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也就获得了真正的“清静”。)
10.
高功:孔理元
经师:北京市道教协会各宫观道长
《澄清韵》是道教主要经韵。所谓澄清,是指玉宇澄清、纤尘不染的天界仙境,是道教徒所追求、所渴望达到的思想境界。唱诵此韵可以使唱诵者心静神灵、体悟大道。
11.
演奏:北京道教音乐团
《万神朝礼》是北京昌平道乐代表曲牌,体现了北方道乐特色,一般用于道教仪式中。演奏时,能够为听众营造盛大壮观的庄严场面。乐曲描绘了仙境威严、众神云集、普降吉祥、天人合一的情境。
12.
演奏:北京道教音乐团
编舞:于春仪
舞蹈: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八仙庆寿》是一首河北民间乐曲。八仙是中国道教的八位神仙,他们惩恶扬善,劫富济贫,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拜。乐曲表现了八仙赴蟠桃宴为王母庆寿的喜庆场面。这首乐曲经常在祝寿场面演奏。
第四篇章《自然》
自然者,道之根本也。——《西升经》
13.
朗诵:瞿弦和
古琴演奏:邵天泽
编舞:谷
舞蹈:核桃舞蹈工作室
古琴曲《流水》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神奇秘谱》中记录:《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高山》分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道士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无人星际太空船旅行者2号,以及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的姊妹船旅行者1号探测器,它们都携带着旅行者金唱片,上面刻有90分钟的声乐集锦,包含了27首世界名曲,其中就包括了7分37秒的中国古琴曲《流水》,是27首中最长的一首,也有说法是这27首中唯一一首完整的曲子。
14.
演奏:张希臣
扬琴伴奏:丁国舜
伴奏编曲:丁国舜
《二泉映月》由著名民间音乐家、道士阿炳作曲。这首乐曲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表现出作者如泣如诉、由悲愤发展至抗争的不屈精神,抒发作者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荣获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当年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丝质琴弦,具有独特的音质特色。随着民族音乐几十年的发展,二胡演奏基本改用金属弦,丝弦演奏已不多见。为了再现阿炳当年的演奏神韵,重温那种古老、深沉、质朴的艺术之美,在今天的音乐会上,著名演奏家张希臣将使用传统丝弦演奏《二泉映月》,请朋友们尽享古老丝弦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15.
编导:王明山
表演:王明山
第五篇章《太和》
保合太和,乃利贞。——《易经–乾彖》
(译文:万物协调并济,顺其自然,相互作用,那就形成了最高的和谐,这是令万物生灵“和谐”的大“吉利”。)
16.
演奏:北京道教音乐团
指挥:张大森
《霓裳羽衣曲》是一首著名的唐代道曲,相传是唐朝皇帝唐玄宗亲自创作。乐曲描写了音乐飘渺、舞姿婆娑的仙境,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曲调委婉缠绵,优雅华丽,极具大唐风韵,是唐代法曲中的精品。唐杜甫诗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应是对其精髓的写照。
17.
演奏:北京道教音乐团
指挥:张福全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视宫廷音乐的朝代之一,也是保存古乐制度行之最久的朝代之一,清代的宫廷音乐是自隋唐以来规模最大的。清代宫廷音乐演奏风格既庄严盛大,又典雅端庄,不仅吸收了中原汉族王朝的音乐传统,还吸取了满族等各少数民族的音乐精华。宴乐是清代宫廷音乐——“中和韶乐”的一种。《海晏河清》作为离宫宴乐,一般在皇帝巡幸途中演奏,其乐声清新婉转,充满古韵,体现了清代宫廷音乐优美典雅的风格。
18.
作词:丁晓雯
作曲:郭
演唱:白
编舞:谷
伴舞:核桃舞蹈工作室
19.
作词:陈莲笙
作曲:徐景新
演奏:北京道教音乐团
合唱:文化部老艺术家合唱团
指挥:杜次文
混声合唱在民乐队铿锵有力的节奏伴奏下显得雄浑坚毅,唱出了人们盼望“祖国更昌盛”的豪迈胸怀,抒发了道教祝愿大道昌明、天地吉祥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