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代玄门高道——葛月潭Ge Yuetan

(2011-12-27 08:12:10)
标签:

葛月潭

奉天

太清

宋体

沈陽

黄信阳论道

分类: 仙真高道与唐诗民族

   近代玄门高道——葛月潭Ge <wbr>Yuetan
    葛月潭真人(1854—1935)原名葛月新,道号明新,又号甯靜子,又稱枕流道人、震庚道人,1854年出生于山東省邱縣。幼年時家境中落,1858年随家遷居北京,尋親不遇。次年闖關東來到沈陽,年僅6歲的葛月潭被父母寄食于沈陽姥宮。葛月潭聰明伶俐,博聞強記,深得道士們喜歡,對其進行啓蒙教育,四年中竟得大成,琴棋書畫,無所不精。1867年,葛月潭在姥宮出家修道。1874年拜龍門派第十九代張園璇真人壇下領受了天仙大戒,成爲第二十代受戒弟子,并以操守、才華受到諸大師贊許。

    1875年,葛月潭赴北京白雲觀,先後充做迎賓知事、客堂知賓,廣交天下名流,常是聚首一堂,講經文,論書畫。細心好學的葛月潭,随時向那些翰林學士們請教,并拜著名畫家周棠(字少白)爲師,攻習丹青,又自學書法。由于天資聰穎,刻苦鑽研,數年而成。他博覽道藏,潛修益力,學識淵博,道學高深,才華橫溢。兼學詩、書、畫,号稱三絕。尤以畫花卉、怪石爲長,又善詩、賦及行、隸書等,名重一時。被譽爲“能書能畫更能詩,文采風流冠一時”的學者、詩人和畫家。

 

    1877年,葛月潭返回沈陽太清宮後,一方面盡心太清宮廟務,一方面精研詩書畫孜孜不倦,造詣深到。其書畫在沈陽名氣日大。書畫不訂潤格,有求必應。詩文傳于後世者頗多,與蓮浦、少山并稱奉天(沈陽)畫壇三傑。他用隸書爲"中和福"茶莊題寫的牌匾,至今尚存。其金石印章,刀法圓潤,獨具風格。有《葛月潭方丈畫寶真迹》刊行。1880年,奉天(沈陽)城淫雨滂沱,斗姥宮前殿椽檐塌,他自告奮勇,願負其責,數日即修複完好。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當時政治維新形勢影響下,他遵守“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的教理,解囊在太清官辦起一座國民學校,專招貧困子弟免費入學讀書,培養出大批人才。還創立宗教粹通學堂,培養道教人才。受到奉天當局的贊賞和獎勵。同時,爲振興經濟,興辦實業,他又出巨資助辦染織廠。

 

    1905年因太清宮玉皇閣大火,原監院解職他往;1907年(一說1908年),葛月潭被公推太清宮監院。就職後,廣結道緣,籌措資金,1908年春天,将遭火焚的玉皇閣重建。民國初年(1912年)葛月潭聯合南北道流,上書公府,推北平白雲觀爲中國道教總會,設關東總分會于太清宫,葛月潭任會長。民國三年(1914年)又經諸山公議,各界推舉,葛月潭由監院轉升方丈,旋即開壇演戒,授徒傳道,以弘教旨,成爲龍門派第20代傳戒方丈,東北黃冠的領袖。曾三次設壇,傳戒弟子千餘名。

 

  葛月潭雖置身于玄門,仍關心國家與人民。1916年,著名讨袁(指袁世凱)将領黃興、蔡锷相繼逝世。沈陽各界舉行蔡锷、黃興追悼大會,他親筆敬上一副挽聯:“國士無雙雙國士,完人難二二完人。”情真意切,詞書俱佳,曾廣爲傳誦。時人說葛月潭也是當代無雙的高人。民國九年(1920年),山東、河北一帶遭受特大旱災,哀鴻遍野,悲嚎徹天。消息傳至沈陽,葛方丈憂心如焚,徹夜難眠,他雖無回天之力,但存濟世之心,發願付出自己全部力量來救濟災區人民,于是揮毫作書、繪畫,售款濟助災民。次年,旱象波及直隸(河北一帶),地無青草,野有餓殍,葛方丈除自己捐款外,還号召全東北道教界人士捐資以助災民。感其義舉,當時大總統獎掖他“嘉祥褒章”一枚,山東督軍兼省長田蘊山、會辦赈務何春江贈他“好行其德”匾額一塊。民國19年(1930年),北京白雲觀被京兆尹查封充公,葛月潭通信于吳俊升,吳俊升轉呈于張作霖,張作霖命令全部歸還。同年,遼西水災嚴重,民不堪命,爲此葛月潭都親自作畫,派弟子出售,畫款全部赈濟災民。 

 

    葛月潭晚年隐修于奉天(沈陽)斗姥宮,生活恬淡甯靜,精神矍铄,鶴發童顔,每日以詩書畫爲伴,藝術造詣益深。每有求其書畫者,必定允諾,且不收潤筆。葛月潭多次遊曆并小住千山,把千山作爲他的歸宿。1929年,葛月潭親自選定千山無量觀聚仙台爲其墓址。

 

    1934年,葛方丈每后屈指自计,告人曰“吾将於冬月初九申时东归矣。”众人笑而听之,记于心中。后果于是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日申时,更衣升堂,正襟端坐,羽化登仙。臨終前,召集常住道众,命金诚泽承斗姥宮監院之職。讓監院邢真澈和俗弟子劉偉華爲他展開宣紙,侍候筆墨,他扶案提筆繪絕筆蘭花一幅,題詩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槎,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又七絕雲:“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心似閑雲任去往,休将泥爪問前因”,然後大書“道心惟微”四字,朗笑而坐逝于太清宮。终年81岁,太清宮爲其舉辦盛大道場。1935年春,其坐龛于千山无量觀,殓入塔内,塔名曰葛公塔。塔上刻有葛月潭生前所繪的蘭竹及其優美的題字“海爲龍世界,雲是鶴家鄉”,并有詩一首:“我有青青草一叢,與蕙爲伍正當風。莫笑臨池着墨少,已掃煙雲飓尺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