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上感应篇直讲(15)

(2011-08-08 10:37:09)
标签:

富贵

太上感应

文昌帝君

阴德

善恶

黄信阳

黄信阳论道

杂谈

分类: 道学经典与全真科仪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百恶孽中,杀人的罪最大,故特提出来讲。枉,是冤。兵,也是刀。易,是换。如为将不仁,贪官污吏,势恶土豪,庸医讼师等,杀害人性命,都是冤冤相报,只如换刀相杀一样。又如我力可救他死,见死不救,实与杀人同罪。曾见松江有一村遭荒岁,独一家有米百余石,目见村中几人饿死,竟不救济,不及五年,身死,二子随死,嗣便绝。凡硬心肠人,为富不仁,最是不要子孙的。○对面看来,善人生平,把救人做急务,也该提出来讲。如韩魏公知益州,救活饥民一百九十余万,及抚河北,救活饥民七百余万,后拜相,子孙公侯宰相,昌盛无比。就是做士民的,或见或闻,有关系性命的事,必要尽力救他。或独力,或共募,救得性命多,大造子孙的福。遇了荒年便可一人救千百人,一日行千百善。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脯,音府。鸩,音忱。○再提出贪财的恶来讲,人该切记,不可犯的。脯,是肉,被屋漏水浸了,便有毒。鸩是毒鸟,毛入酒里,吃了就死。○对面看来,善人的好施,力行不倦,也该再提出来讲。如韩乐吾家贫,岁荒,当物都尽,一日只余米二升五合,闻友饥饿,便分半与他,后家渐富。孔姓农人,家贫行善,路有缺陷,必填平,工或浩繁,买酒肉邀邻共做,后锄地得金遂富。商辂的父,做严州衙役,积善好施,活人甚众,并劝同衙守法,不可害人,后生辂,中三元。薛玠当宏治壬戌年会试,前一月梦父与祖父曾祖说道:阴间先要考我们的阴骘,方得你中,你该积德,以遗子孙,是科果中。历看富贵人家,都从祖父积德中来,无奈膏梁的子孙,性情异样,安乐场中,并无善书入目,善言入耳,那肯效法祖先,培植后来的元气。故谚说:富贵草头露,人生瓦上霜,正为不作善的富贵者,豫卜消息,今敬录众圣至言,苦劝一番。○元帝垂训说:朱门多生饿殍,白屋每出公卿。又说:劝富家布施,广行阴德,福及子子孙孙。○虚皇天尊圣愿十戒说: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文昌帝君化书说:人言阴德如何种,举事先存为众心,许氏赈饥将竭产,罗家闭粜不容针,积而能散天之道,富乃成贫鬼所侵,一死一荣端有谓,苍苍造化意何深,许罗实事详化书注。○孙真人福寿论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又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祸不及也,寿不促也。○长春真人方便文说:石崇不享千年富,韩信空成一代谋。又说富贵权势者,祸福及人甚易。力行好事,种种方便,功德莫大,福寿增崇。○魏元君劝世文说:福宜常自惜,势宜常自恭,人间势与福,有始多无终。○雷府辛天君警世法语说:积书遗后谁能读,积财未必长能续,何如积德庆有余,百世绵绵犹享福。○吕祖师醒世真经说:富贵之家,偶行不义,福消孽积,罚及后人。乞将八条宝训,熟请百遍,引入感应篇福路上来。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夫音扶。○上文都就事上说善恶,此处归结到心,见得心是善恶的源头,祸福的机括,第一关该谨慎的。愚人不知天道,忘却了鬼神,做事更忘却了鬼神起念,岂知鬼神刻不离人,一念必记;善心感了,吉神便跟定他,望他善行圆满,多方降福;恶心感了,凶神便跟定他,待他恶贯满盈,多方降祸,并有一时念善,便能转祸为福,一念恶,便能转福为祸。所以人的心最要好,最怕差。前贤用二个瓶,起一善念,投一红豆,不善便投黑豆,久久便纯是善心了,这法极好。然存心要广大,不要狭小,故善人要起一念,便要造万世太平的福。如颜公茂猷阴德极多,不可笔记。著迪吉录,把一心普度,兆世太平八字,分做八卷,要度尽万世人,这是助天教化,不知化转几百万人了,世称阴骘进士。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这自开人一条自新的路,恐人自道做了恶事,行善或无益,故说一朝改悔,便是转关。改,从事上变换;悔从事上醒悟。又恐人略做善事,便要得福,一不如意,又道行善无益,故说积久圆满,方能获福。诸恶众善,包上文说:莫作,是刮磨净尽。奉行,是积累功成。久之又久,自然福禄随,神灵卫了。凡人要改过迁善,该熟看俞净意灶神记,这是方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八字,是一篇纲领。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这说人的去恶从善,总归到语、视、行三样,切实下手做起。日里爱惜光阴,时刻不停这三善,积到三年,善行圆满,便可受福,总要终身如一日的。太上恐人信心不深,或起疑意,故两下必字,见得报应,如影随形的意。读了文帝救劫章,乃知天神赏罚人的善恶,有记善簿、记恶簿。盖因司命申奏,城隍申奏,过往神道申奏,巡查诸神,或百万或千万,早夕申奏,故善恶瞒不过天的。又观音大士说:今日人心险薄,鬼神鉴察极严,善恶薄册,一月一造,不等待后日来生,始有果报。看此便晓得必字的意了。今劝世人,把感应篇熟读深思,每日间,将此篇逢人化导,不避嫌疑,最是语善。拨忙看此篇二三张,反覆辨味,最是视善。遗事依此篇做出善来,最是行善。三善,更把语善做第一,盖诚心化人,一化十,十化百,善量愈广。如苏州某翁,家贫无业,游贵人门,每日劝他做善事,子名从周,少年中式。宁波唐赓尧,在东昌府作幕,每劝主人存阴骘心,行造福事,子孙相继登第。这两种人语善,阴功尤大。

  胡不勉而行之。

  这是太上劝人勉力行善,总要人向善背恶,出祸关入福路,一片救世苦心,尽情发露,人那可不敬信奉行。文昌帝君说:劝世人,每日清晨诵持感应篇一遍,可以消愆灭罪。又说感应篇行之三年,万罪消灭。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孙贤明,荣登科第。行之十年,寿命延长。行之十五年,万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孙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仙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仙班。读感应篇者务要尽心,尽力,把此作性命的事。

  右感应篇直讲。积善修福的道理颇备。自揣凉德。何暇劝人。然朱子尝说。学者须随时救世。一得刍荛。圣人不弃。故敢授诸枣梨。这本书总要肯看便好。看一句解释。必要反去覆来。心中玩味四五遍。然后再去看下句。亦如此法。并要每日偷闲熟看。终身守定。自然大受益处。若无至诚心肠。草草看过。终不济事。尝记高忠宪家训说。做善人虽吃些亏。到底总算是大便宜。做恶人虽讨些便宜。到底总算是大吃亏。这四句。最真切诚恳。人人该刻骨记的。人能晓得这个道理。则这本书。自然肯看肯行了。然又必照法讲说。便是正己化人的事。一人肯讲。便得数十人听善。十人肯讲。便得数百人听善。务要大家撑持世道。存与人为善的心。以广善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