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是火神(道教称为火德星君)诞辰。2011年7月23日,正值火神诞辰,位于北京地安门外的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隆重举行火神诞辰祈福法会。当天,火神庙内仙乐飘飘,瑞气呈祥。中国道教协会的各位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名山道观的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0名嘉宾齐集古观,共贺火神圣诞。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袁莎,国家宗教事务局道教处处长李云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秘书长王哲一,副秘书长冯正伟、李兆彩、孟至岭等领导出席了火神诞辰祈福法会庆典仪式,黄信阳副会长代表中国道教协会致辞。
北京市道教协会的高功法师和经师们如法如仪地举行了庄严的祈福法会,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和熙,百姓康宁。
为了让市民同沾福庆,火神庙特地准备了一万份寿面,免费发放给市民,让市民把福气带回家,福寿绵长。
众所周知,火神信仰在我国源远流长。对火神的崇拜,既表达了人们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也寄寓了人们对禳除火灾、平安吉祥的期盼。北京地安门外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庙院之一,也是明清时期皇家御用火神庙,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道教文化特色。
长期以来,火神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间风俗,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的火神诞辰庆祝活动。据史料记载,过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员前来致祭。清末及民国年间,火神庙则连年举行中元法会,由大户人家出资建造巨大的“普渡船”,在庙外甬道上焚化。前来观礼的人们将甬道挤得水泄不通,盛况空前,蔚为壮观,成为京城一景。
火神庙自去年底举行修复竣工暨神像开光大典后,成为人们了解古老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前来参拜游览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今年5月,荷兰政府将一个保存在荷兰驻华大使馆内近百年时间的清代香炉赠还给中国,并在荷兰副首相费尔哈亨的主持下,将其安放在火神庙。这是火神庙继修复重光之后的又一件大喜事。
目前火神庙有六座殿堂供奉神像,殿堂内流光溢彩、古朴庄严,既是朝拜神仙、诵经祈福之所,也是研究古建、怀古访幽、感受宗教文化之地。在未来几年,火神庙将努力恢复其历史面貌,使这里再度成为信众心目中的道教圣地。



北京火德真君庙火神圣诞法会活动上的致辞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黄信阳
2011年7月23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道友:
大家上午好!
天朗气清,碧空如洗,今日时逢大暑节气,我们在火德真君庙举行法会,祈福纳祥,这是中国道协火德真君庙自登记开放后举行的又一次盛大法会活动,因缘得成,可喜可贺!在此,我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对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全国政协民宗委,北京市、西城区等相关党政部门和各位领导以及活动的功德赞助方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前来参加活动的海内外各位嘉宾和内地道教界的各位道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火,象征光明和温暖,平安与吉祥。远古以来,人们在火的帮助下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发展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可以说,火神庇佑着众生,是道教诸神中最古老的神祇之一。古人认为夏季与火神的品性最为接近,上古开始就有夏季祭祀火神的民俗传统,作为火神庙,更是将火神圣诞作为重要的法事活动。现虽几经演变,却一直延续后世。
我们此次再续举办火神圣诞法会,就是希望能够传承古老的火神祭祀传统,将道教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火德真君的光辉和祝福带给更多世人。自古以来,盛世修文,乱世黩武。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势头,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火神庙能够登记开放并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宗教事业的温暖关怀,离不开政府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今天,我们效法古人,再行古风,祈愿火德真君保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道教事业健康发展,道门兴盛,利益众生!
道教向来有慈悲救世、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今天,在场的诸位高道大德共同向火德真君祈福,神恩垂慈,诚感动天,真君有知,必保佑芸芸众生,也包括各位来宾朋友!祝大家家和圆满,平安吉祥,神明护佑,福生无量!
谢谢各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