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教音乐的风格特色及其音乐艺术功能Taoist music

(2010-12-30 12:58:59)
标签:

泰山

道教音乐

全真派

全真正韵

干倒拐

黄信阳

黄信阳论道

杂谈

分类: 道教音乐与斋醮方术

道教音乐的风格特色及其音乐艺术功能Taoist <wbr>music

1.道教音乐的风格特色

 

黑格尔指出“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论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的精神标记”。作为中国的道教音乐从产生时起,就烙有鲜明的民族精神标记。由于道教信徒主要是神州大地的广大农民,因此其音乐必然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及地方音乐特色。

 

道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历经曹植、寇谦之、陆修静、唐玄宗及王重阳、邱处机等历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道教音乐系统,适应了宗教仪式的需要。从全国范围来讲,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正一两大派别,而附属于两大派别的音乐,相对比较而言,差异较大,北方多为全真派音乐,南方多为正一派道教音乐。在音乐风格上,北方则是多粗犷,而南方则是多为委婉、细腻。就北方全真派音乐本身而言,即说谓统一的经韵,各地也仍是存在不同的差异,道观丛林之间又各具地方音乐风格特色。

 

泰山道观所演唱的经韵是由陕西终南山道士文理学传授的,经长时间演唱,程度不同的吸收了某些当地音乐因素,其中有的韵与《全真正韵》相差甚远,但从全部经韵来说仍是共性大于个性。

 

现以同一唱段《干倒拐》试作比较:唱词完全相同。泰山道观《干倒拐》板式为散板,后转2/4,并由G调转D调,为徵调式。《全真正韵》谱所载《干倒拐》为D宫调2/4拍无散板。通过对比便会发现相差甚远。两唱段几乎无相似之处。其它唱段如《澄清韵》、《小赞韵》、《小启请》、《中堂赞》等,在某些乐句中有相似情况,但总体上是大同小异。

 

全真派所谓统一的《全真正韵》,由于长期靠口传心授的流传方式,所以在其流传过程中受当地民间音乐因素的影响,会程度不同的吸收到音乐中来。因此形成了多具地方音乐风格的全真派音乐。如:飘飘欲仙的《崂山韵》,如泣如诉的《东北韵》等。

 

道教音乐共有的风格特色:

 

①道教音乐是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音乐,因此其音乐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②道教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神,因此其音乐较为庄严、肃穆。

③所唱经韵多是字疏、腔长、旋律细腻、古朴典雅、深沉、委婉、虚字衬腔多。

④道教音乐源于民间音乐,又因道教传派不同及地域辽阔等因素,因此既具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由于道教音乐源于民间音乐,所以在历代流传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这正是道教音乐经久不衰的奥密。

 

2.道教音乐的艺术功能:

 

道教科仪音乐具有敬神、乐神、娱人之功能,其音乐是出于对道教诸神的崇敬、对教义的崇信和对其教规的崇尚而产生的。多追求庄严、肃穆的情调。正如《太平经》认为,可以乐天地乐神灵。神可以心领神会从而实现赐福人类的愿望,因此其音乐具有通神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宣化及显示威仪以靖众的功能,有治身、守形即养生、遣欲的功能,道教追求人长生久视,因此说欣赏道教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之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