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时代困惑 觅济世良方Solve times confused
(2010-11-23 07:57:47)
标签:
贵德《道德经》自我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文化遗产黄信阳论道 |
分类: 玄门讲经与道教论坛 |
解时代困惑 觅济世良方
——写在国际道德经论坛召开之际
本报评论员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在春意盎然的4月,古都西安和东方明珠香港即将迎来国际道德经论坛,这是宗教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盛举。
老子《道德经》通篇不过五千言,但所蕴含的思想极其丰富而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启人智慧。这部充满伟大辩证法思想的旷世之作,是中华文化思想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道德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一部《道德经》何以受到当代社会的高度重视,这同现代文明发展中所暴露的种种病症及所隐藏的深刻危机有着直接关系。而正是在处理当代社会危机问题上,《道德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精神启迪,也使人类有可能从中找到解决当代社会难题的答案。
《道德经》所主张的以“道”为核心的宇宙生成演化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观,“少则得、多则惑”的社会发展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政治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社会平等观,“我无事而民自富”的社会财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处世观,“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和平发展观,等等,对于治理当代社会病垢,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启迪作用,不乏值得汲取的思想养分。
一部《道德经》充满了深邃的智慧,中国古代先圣全面而准确地洞见了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可能带来的灾难,深刻指出了强调社会竞争的自我中心主义可能带来的严重危机。为了避免违背自然规律而与“道”相背离,老子极力推崇“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美,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的发展观,特别强调自然、无为、无私、无亲、无仁、不争、知足、谦下、素朴、寡欲,提醒人们“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要“顺其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要自作有为而离开大道和谐之根本,要以平衡、调和、养育、生成、治理的立场来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唯其如此,人类才能避免因自身行动失当或失道而遭遇自然的惩罚。这些思想正是人类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需掌握的生存智慧。
由此观之,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背景下,加强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与讨论,从而找到化解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缔造社会和谐的美好未来,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纠正发展观上的偏差是多么重要与紧迫,意义何其深远。
谨祝此次国际道德经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