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上洞玄靈寶无量度人上品妙經》經題講Scriptures' explain

(2010-11-13 07:07:04)
标签:

福生

德高道

道教

布施

洞玄鞂

黄信阳论道

黄信阳

杂谈

分类: 玄门讲经与道教论坛

余萬曜

 

太上:皇皇元始,萬帝之尊,渺渺大羅,上極無上,至大无外,窮高而不測,故曰太上。

洞玄:洞者,通達也。玄者,微妙、智也。洞玄者,探幽索明,鉤深致遠,通天下之至理,窮萬物之妙數,達不生不滅之境地。

靈:聖也,智慧之體,應化無方。

寶:正信,布施,法籙,行持戒籙也。正信者,為入道之門牆,若能於本經深解義趣,信心不逆盡能受持,為人解說,即為大道之事業,成就最上一層,乃至罪滅福生,當得无上道。

布施義:經云,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損者布施也。財施,法施,無畏施,可降伏貪嗔癡,斷惑,脫生死,得大福,益人慧命,受用無窮。發大願,行大行,方能入道門。行於布施,即行大行,能達無為不著相布施方是大行。

法籙義:一、天人合一,三才之品奧。二、不著相之布施。不修法籙,如何可以度眾生,但著相於法籙者,亦不能度眾生。

行持法籙義:行即布施也,持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无量度人:无量者,如塵沙之多而無限也。度人者,引眾生從凡入聖,得道成真也。

上品:《洞玄靈寶》為三洞之一部,《无量度人》為一部之一卷修習之法,則一部多門,諷誦之篇則,此篇為首,上消天災,保鎮帝主;下禳毒害,以度兆民。中拔宗祖,己身得道,斯則巍巍大範,獨步三清者哉,故為上品。

妙經:妙者,善也,深微也。《道德經》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經者,資於書寫傳授,誦詠弘揚,修行成道之路徑。因道所以立經,因經所以明道,本跡相明,體用玄合,是以煥真文於空洞之上,開洪源於紫極之館。

經題十四字之主旨“无量度人”。

有句俗成之語叫: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有了大智慧才能自度度他,才能廣開不二之法門而无量度人。怎樣深入經藏而獲得無限智慧的唯一前提就是大辦教育提高道學素養。過去道教的興盛,全賴高道大德學問知識的淵博,品德修持的規範,成為上下社會普遍崇拜的偶像,因此才形成道教的崇高和偉大。可是這些大德高道在出家之前不是大儒也是一方名儒,在出家或出家初期,對於普通學識已有高深的修養,然後配合道學精義,而成為一代宗師。而且他們本身也就是真正的教育家,就是具有大智慧者,足可以自度度他。

時已二十一世紀,社會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們如不立即反省,急圖充實自己,向來以天人師表標榜的道教,恐怕也難以自圓其說。教育是百年大計。二十一世紀的道教將是以大辦教育事業為主題的道教。清代人舒位有“未有神仙不讀書”之歎,實足發人深省。希望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无量不能等同於 “無為”、“道法自然”。現今相當多道教徒的個人自由主義,可以說已經自由到了極度,一變為絕對自私的程度。權利之爭、門戶之爭、自我崇高之爭、優劣之爭、乃至瑣碎如衣著之爭等等,“吾有三寶”的教訓,到此自毀自敗,一破無遺。道教徒不能自度,何以度他?這豈不是空談无量度人?倘使還不自省自救,只想避世高蹈,恐怕在二十一世紀以後,很難立行於天地之間了,前途未可樂觀,而且值得憂慮,人人都有感於將來適應的可畏,依然就是積重難返,無法改弦更張。

人才的缺乏而導致現在道教的發展方向不明確。新社會需要現代道教,何種形象才能表現現代道教,什麼形式代表現代道教,我們首先對於真正道教的教義和它的偉大精神要参悟透,把老子思想和神仙信仰結合起來。在思維方面要作重大的轉變,要无量地去為道教事業的振興佈施財、法、無畏,只要一面行去,一面不放心裏,即兩邊不著,處事、待人、接物必然公而無私,國而忘家。如此,既能度己,更能度他,這才是无量度人。

道教,它有宏博的宗旨、湛深的教義、智周萬慧的思致、廣大圓融的說理、正統的神仙學術。宗教信仰來看,它的舊徑路,似乎越走越窄,如就學術思想而論,它的新境界,必將愈拓愈寬。實證修為方面來看,它的養生長生貴生之道,將會越來越豐富多彩。道教的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山中林下不乏沉潛卓越先見明知之士,為了道教為了護法,似乎應該各抒己見,各盡所能,一本能仁堪忍的毅力,大無畏精神。忍辱負重,重振道教的雄風,真正躬行无量度人,以適應未來時代發展的潮流,爭取未來時代的振興,其實振衰起疲,端在念力一轉,馨香禱祝。福生无量天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