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柏宫三清殿奠基
暨2010年祈福迎祥法会上的讲话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
〔2010年1月31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道长: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紫阳殿建成、三清殿奠基、玉皇殿上梁暨2010年祈福迎祥法会”,我谨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桐柏宫修建委员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领导和来宾给予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庚寅年的新春即将来临,借这机会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
自古以来,天台山被道教界看作适于修炼的仙山,山中桐柏宫的道教历史则源远流长,曾有多次辉煌时期,高道辈出,信众云集,在中国道教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尤其在道教心性学、养生学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盛唐高道司马承祯大师在桐柏山栖真三十多年,在流行炼制外丹的当时进行内丹修炼,不仅炼成童颜术,还著书立说,在心性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为后人留下了《坐忘论》、《天隐子》等具有修行指导意义和哲学意义的著作,影响着唐之后道教的发展方向,引导着许多修炼者开始积极在内丹方面进行探索,如徐灵府、杜光庭等一批司马大师的传人,在桐柏宫承续心性学研究,都是内丹修炼卓有成效者。
到宋朝,紫阳真人著作《悟真篇》,首次打破了道教修炼时口口相传的传统,将仙家秘传的养生长寿之法公诸于众,也使普天下道俗修真开始有理论依据,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一起成为内丹学派的主要丹书,对宋朝以后道教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悟真篇》时说:“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可以说,道教南宗对内丹修炼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宫观是宗教活动场所,是道教文化的承载。桐柏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有过大规模的修建,每一次修建都是它繁盛时期,是高道辈出时期,是道教界对传播与弘扬道家文化做出贡献时期。今天,在各位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善信的大力支持下,紫阳殿已建成,三清殿将奠基,玉皇殿将上梁,一座新的桐柏宫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是我们道教界的幸事,也是广大信众的福音。
道家文化之所以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不仅是先民们的生活智慧结晶,是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而且是“与时偕行”的产物。如今,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我们道教界有责任弘扬道家文化,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为民众精神需要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桐柏宫香火绵运、道气长存!
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