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琅琊榜梅长苏誉王胡歌黄维德 |
分类: 影视随感 |
http://s6/mw690/001V22VGgy6VGrpB5qZa5&690
读《琅琊榜》原著的时候,恰逢冬季。剧里有句台词说:“下雪了,最适合杀人了。”四周气象一片萧索时,就着寒冷里一盏灯的温度握卷,很容易就进入了故事描绘的情境之中。
简而括之,这是一个赤子忠臣复仇的故事。开卷之初,江左盟,琅琊阁,仅凭这些清雅离尘的名字,山水之意便扑面盈然。然而文风随之急转,缥缈诗意散开后,梅长苏轻舟逆流从江湖走进了朝堂,暗黑权谋也由此覆天盖地铺卷而来。
金陵城中厚厚落雪或许能盖住血腥味,梅长苏的化名却盖不住林殊复仇的火焰。电视剧的改编,飞快抛出主线,节奏明快。不出两集,风云诡秘的宫墙内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然而,它们化作一盆炭火,一盒木牌,三位皇子、六部官吏,竟尽数被掌控在男主角一双翻云覆雨手里。
胡歌的逍遥哥哥形象深入人心,此番沉淀下来演病弱才子,自有一种动静变化的美感落差。巧合的是,林殊与梅长苏本身就是这样一对矛盾体。有句话这样说,“是一个虚幻的身份助人成就了真实的自己,还是一个虚幻的自己强忍着绝望成就了一个世人期待的身份?”梅长苏的悲哀,在于为了复仇大任,他必须清醒地对自己斧凿相加,一样样剜去过去的痕迹。此番过程,心中的痛远胜体肤的痛。从表演上,你能感受到胡歌在一个角色上完成了两重人性的叠加,他是梅长苏,他也是林殊,他在不断塑造一个新的身份,可他的生命深处依然有一个无法被掩埋的魂魄在活着。
这个灵魂的存在,恰是故事最虐心之处。梅长苏死里逃生遭受了挫骨重生的痛,却依然舍得把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全部交付给靖王。尽管靖王忠义清正,但却太过执拗。他的硬脾气使得年过三十还未受荫封,也让他一次次质疑梅长苏的用心,一次次将梅长苏捧出来的满腔赤诚冰冷回绝。梅长苏懂他包容他,却无法不心痛。可是再痛,他都宁愿暗藏在地狱搅动风云手染鲜血,为了替七万赤焰军复仇,更为了替好兄弟荡平帝王之路去开创一个真正的清平天下。角色隐忍内敛的性格设定让胡歌的表演处于有限的表达范围之中,然而在无法施展大幅度形体展现时,他对眼神、微表情、台词的运用反而更见功力。作为主线人物引领观众进入这个用正剧范讲述的传奇故事,代入感与可信度非常重要。他,做到了。
http://s6/bmiddle/001V22VGgy6VGoKx9nDb5&690
当年读小说的时候,曾经一度觉得是否梅长苏的金手指开得过大了。一切尽在掌控,对手们不堪一击,场面实在不好看。纵使蛰伏多年苦心筹谋,可一路披荆斩棘不遇敌手也未免太过顺畅,不仅使对手们沦为下乘,也不能让观众们看得过瘾。
电视剧的改编,让誉王这个角色跳了出来。故事里本来较为扁平的人物形象,在电视剧呈现中有了更丰富的设定。这点让读过原著的人,尤为惊喜。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才能让正反派系的对峙更血脉贲张,具备看点。
誉王,也是一个孤独的人。自小生母早逝,仰人鼻息跟随皇后,太子不断妒才倾轧,生存环境的逼仄成就他八面玲珑的性格。他外表的强大圆滑与内心的孤寂脆弱同样成为一对矛盾。听闻梅长苏的传闻后,誉王亲赴琅琊阁求锦囊,求贤之心昭然若揭。他始终在渴望着一个并肩作战的战友,可以与他携手完成登临帝位的夙愿。
梅长苏的计谋能够顺利施展,与誉王的“用人不疑”有很大关系。誉王绝非愚笨之辈,作为一个在权利斗争漩涡里长大的皇子,天天都在阴谋里求生,却竟能与梅长苏促膝长谈时推心置腹,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地捧呈出来。归根结底,这还是誉王心底那个孤寂的自己在作祟。他自负地以为整个朝堂之中,能够与梅长苏智谋才华匹配的皇子,唯有自己,因而颇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意。可惜梅长苏一日也未交付过真心。誉王的这番坦诚终被置于最尖利的刀刃上肆意切割。待到真相揭开时,苦心经营多年的局面已在梅长苏的计划中毁于一旦,被信任之人背叛而恨意激发的誉王顾不得撕开曾经最珍视的“贤王”美名,背水一战开启了“以牙还牙”碎裂人生的复仇之路。
成王败寇乃是命数,此处,不禁为誉王惋惜。饰演誉王的黄维德自身带有一种儒雅的血性霸气,一如他在《新三国》中饰演的周瑜,擅长将角色往外形特点之外的个性风骨中去挖掘。他的表演以虚实呼应层层深入的方式呈现,从片花看后期重压之下的触底反弹更为精彩,作为全剧反派担当不失皇家风范血性风骨。这个形象能够立起来,更好地衬出梅长苏的计谋高明,撑起了故事权谋斗争的主线,堪称改编的亮点。
http://s13/bmiddle/001V22VGgy6VGoLdgpS0c&690
一重生命两种灵魂,是梅长苏,也是誉王。
最戳心的地方,在故事尾声。梅长苏复仇成功后选择服下冰续草踏上征途,他渴望做回林殊,轰轰烈烈燃尽余下的生命。誉王选择背水一战起兵逼宫,即使遭受倾覆毁灭,他的帝王梦也要斩落在自己的剑下。他们最终选择的,都是做自己,去拼力实现内心深处的那个夙愿。
血色褪却,硝烟散尽,又一年新雪落下……“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读过小说后经年,《琅琊榜》被搬上荧屏。此刻心情,已不复往日,不再单纯地去界定何为正何为反,却是被这些隐藏在身份面具背后的真实人性而感动着。遥想再渡过些时光,或者回头再看这个故事还会有新的感悟。而那一刻的心情,也不会再似此时。从小说到电视剧,《琅琊榜》是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