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标签:
边城心灵归属山水杂谈 |
分类: 聆听心语 |
http://s15/mw690/68d64160nd181d1c4b2ee&690
边城,听起来就是个好遥远的地方。它,似乎是一种嗅得到的空阔,坐落于在入世与出世的边缘,默默无形,只为有心寻去的人缓缓显影。
多年前读沈从文的《边城》,便心生向往。那些山水间的小城,或许不具名字,或许不通车马,被匆忙的时光遗忘于繁华之外。而它所具备的纯静,就如同我们的初心,被最质朴地保留下来,盛容着清泉、农田、小路、树林、山歌……
蒸糕似的梯田,因为种了不同庄稼而显出层层不同的颜色。山涧淌下的溪水绕着农田,人循着水声走,就遇见了村庄。约定俗成,村口有不辨岁月半朽木桩竖起的牌楼,匾额字迹斑驳,不知道是否多年前哪一个守节妇人为这里挣得的荣光。村里最高大的老树,静静依伴在旁,宽厚肩膀撑开遮风挡雨的伞盖。有风吹过,低低微笑。好像古老树灵在向途经的有缘人轻声问好,也或者只是小小鸟兽行路经过,捺不住寂寞想和世界打个招呼。
深深呼吸一口清冽甘甜的空气,多么想要搬桌椅来此处,邀请村里老人闲坐喝茶,听他们说说那些尘封已久的老故事。一直都难以忘记少年时读《围城》,最喜欢反复翻看方鸿渐他们赶赴乡间三闾大学任教的那段情节。离开了城市的束绊,一脚深一脚浅,笑着吵着互相打趣互相鄙夷,却依然做着伴一同去往未知的宽敞天地,也去往自己内心所渴望的地方。
犹清楚记得方鸿渐和赵辛楣从汪家相亲出来,涂了两颊腮红的范小姐执意要从桥底下走,差点跌落湿滑石板,依然没讨了赵辛楣的好,她又灵机一动想要赵辛楣陪自己回汪家取手袋,反被方鸿渐小聪明地说要同往取帽子解了围。“辛楣,我今天戴帽子来没有?”脑海浮出陈道明认真地一字一顿说出这句台词的模样,大学教授们的文化智慧都用在了如此相亲斗智之间,委实叫人捧腹。
大约也只有在这样的旷野里,情感的模样才能轻稚滑稽却又不失单纯可爱。沈从文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http://s3/mw690/68d64160nd181e6668f12&690
当心越靠近简单的东西,就越明澈。边城的好,正因为它能如黄泥斑驳的土墙留住时光一样,引你放下俗世造就的层层硬茧,安心剥落出真实柔软的自己,最初的自己。那个来自母体存于灵魂,一尘不染的少年。
妇人们背着孩子在水塘洗菜洗衣服。她们不会为了无谓虚幻的明天而焦灼,空气里只有草木混着肥料的微香,没有欲望的味道。农户散养的白色鸭子,排队走过浅滩,到水深处划蹼。鹭鸟从空中飞过,来不及鸣叫两声,就又远远往林间去了。整个山泉河床上,遍布了它们的欢愉,一切都那么自然,毫不做作。
日落之后,整个村庄就一起安睡了,莫说电话网络,周遭静谧得连灯火都没有。三两行在泥泞起伏小道的人们,打着电筒,橘红色光束在黑沉世界里掏出一条小道,足尖随着足跟,把光影踩出忽闪忽闪节奏,充满了相互依存的温暖。
仔细想想,这样轻松活过时光的感觉真是久违了。我们无时无刻被各种压力和牵绊所缠绕。旧时作家笔下的边城,早已逝去不见,遥远得成为一段传说。纵使身心再疲累,仿佛也无处能让这艘不系之舟靠岸。而其实,只要试着把心放开,它便能拥有世间最大的无边无际。天地山水间,每个人都会遇见一座属于自己的边城,安然等候,让你归依小憩。
闭目畅想一下,在野地独辟一隅种上菊花。待中秋月圆小酌几杯,抱拥一片素香入眠。梦里,遇见水田里一片长得一人多高的庄稼,穿行其间,闻声不见人。我在其间奔跑,追逐着梦想,淙淙清流绕在耳畔,心底温热得像一只暖炉。
这是我的边城,哪里是你的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