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雁邱
雁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83
  • 关注人气: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谈房价泡沫

(2010-09-17 16:59:19)
标签:

房产

房价

泡沫

开发商

调整

杂谈

分类: 微观视角

    http://s6/middle/68d64160n9070dab3b4bd&690

        眼看金九银十旺季临门,经历了一轮微调后,这个秋天依旧是一派扎堆买房热火朝天的景象。房价一路看涨,买房人一路心跳加速。众多都市无房族捶胸顿足:房价这个大泡沫到底几时才会瘦身,楼市高温到底几时才会下降?

 

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给出准确解释。摊手SAY NO,不知道……不清楚……大约……大概……也许……车到山前必有路吧?政府的相关政策一直没有停歇,老百姓们的热切呼声一直没有停歇,大大小小的开发商们在地产圈子里进进出出,倒腾土地的倒腾土地,倒腾房子的倒腾房子,各自忙了个不亦乐乎。但对于房价问题,也是同样摊手SAY NO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开发商你是制定房价者,是游戏的操控者,有什么理由不给个说法呢。对方一脸苦笑,“鸡生蛋、蛋生鸡”的老戏法再度被搬上台面。房价由什么组成:“土地基价,建安成本,营销成本,利润产出。”在这个相对固定的公式里,土地基价占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拍卖价格持续上涨,新地王不断诞生,预先就给高房价埋下了伏笔,此乃不可否认的事实。

 

再看建安成本,这可不是能随便削减预算的部分。房子,安家立命之本,且不谈如何舒适如何新潮,安全第一总是要保障的。就拿最普通的要求来说,顶楼的隔热、外墙的防水、抗震防风、水电系统、安防系统、智能系统等等……虽说建材价格节节高攀,但以上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未来住户的切身利益,自然不能有半分马虎。更何况,现在人们对与住宅的精细要求越加提升,科技住宅、健康住宅、阳光住宅等概念被炒得火热,而开发商要在产品里实现这些条件与承诺,从房间内小环境到楼道内中环境,再到小区内大环境,都必须一一革新,光门窗的换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综合算起来自然只有多花银子喽。如此一来,建安成本的上涨也是必然。

 

第三,就是营销成本了。这部分是弹性的,理应可以省省。略去几次广告投放,减少一些推广活动,钱不就省下来了嘛?老百姓主要是买房子,又不是冲着豪华的售楼中心和华丽的楼书去的,还不如让利于民?开发商听到此话,又是苦笑。如今这年代,什么东西不靠炒作?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楼市竞争激烈。营销,那可绝对是门面功夫,是实现销售的临门一脚,哪里能省的了这部分费用。就拿CF广告来说,可谓“拍得起,播不起”。光买断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插播,就得捧去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再说了,媒体也是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凡房产类广告都有特殊优厚待遇,价格自然也不能等同于一般产品宣传。对于这些,开发商也只好照单全收。谁让他们卖得是房子呢?这可是老百姓们消费的最大宗商品了!

 

最后一部分,是利润产出。关于这部分能否缩水的问题,相信也不用再多此一问。市场行情摆在那里,若是能卖出个好价钱,谁又愿意薄利多销呢?再者说,从拍卖拿地、辛苦建造、大力营销,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不就是为了有个好赢利吗?一般来说,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竞争楼盘里,品牌大开发商的房价会相对高一些,中小型开发商的房价会相对低一些。有人会说,其实还不都是一样。这高出部分的房价,不就是多出了品牌衍生价值吗?这就和买名牌衣服一样,多花钱买牌子,不值得。诚然,如此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所谓品牌价值也包含了产品质量保障的信誉度和后期物业维护的附加值。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最后到底怎么选择还要看买房者的个人价值观了。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事,怎能不慎重再慎重呢?

 

 

http://s6/middle/68d64160n9070d473e8d6&690

 

唠唠叨叨扯了许多,才只是把房价基本公式里的内容粗浅解释了一遍。实际上,一个楼盘从立项到最终销售结束,一般都要历经数年时间,它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销售,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金融证券市场的影响,房产当地的一些城市规划调整等,都会体现在房价的波动上。也正因为战线拉得长,参与环节复杂,房地产业担负着相关产业链上各行业利润产出的重要责任。所谓房价泡沫,也绝不仅仅是开发商一方就能鼓吹起来的。这个眼见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危险的泡沫,也不是随便哪里挤挤就能迅速缩小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谁能救得了房市?

 

除了继续摊手SAY NO,就眼下我们所能看到的,政府部门除了连续出台二套房贷紧缩等制约措施外,还持续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建设,这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它的相关效应,需得该类房源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切实显现。同时,如何控制好受益人群准入门槛,也是值得探讨和不断修正的问题。

 

再观市场经济方面,眼下住宅产品市场的相对缩小和商铺办公类产品市场的相对扩大,是目前大势所趋。引导投资热钱进入商产行业,也是相对安全的缓解途径。

 

相信到了有一天,商品房不再成为都市人安家置业的唯一途径,不动产也不再是人们保值增值的首选方式,房价泡沫才能真正得到有效遏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