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炫风之影原创话麦子 |
分类: 岁月静好 |
诱人的麦香
散文/炫风之影
麦香随着暖风慢慢地吹来,诱人心怀,麦浪如潮水般地涌动着,麦子又熟了。
第一次认识麦子却不在农民的麦田里,其实就是在老院子门口隔壁姥姥家的一片自留地里。小麦刚长出的时期,郁郁葱葱的,我怎么都以为是青草,因此懵懂地发出了疑问。问话逗得隔壁姥姥大笑了一番,而后她很耐心地教导我认识了制作馒头的基础原料就源于这些个绿苗子,那是它的未来成果。
等麦子快要熟了,黄黄的麦穗上刺刺直竖着很是扎人。姥姥却捋下一把麦穗仔,将麦粒在手中使劲地搓着,然后张开缺失门牙的嘴那么一吹,麦壳纷纷脱落下来四处飞奔着,我好奇地看着她那满是皱褶的嘴,心里调皮地计算着,那褶里能夹几个麦粒?姥姥将微黄的麦粒送进嘴中,细细地咀嚼着,听着“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咽了口吐沫暗地里嬉笑着:那样的粒子姥姥的牙给劲么?然后却又有些讨好地问道:“好吃么?”因为是姥姥家的自留地,当然要小心对待。姥姥看看我笑咪咪地说:“小妹也想尝尝?”我用力地点点头。第一次将生生的青黄的麦粒送进嘴中,口感极佳,那淡淡的甜甜的香味似乎与白面馒头有些不一样,可能这是因为新鲜的缘故吧。
不知道麦子打收有多艰难,只知道在“粒粒皆辛苦”的教育年代里,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所以当姥姥颠着小脚在马路上晒麦子时,我和她的外孙女小颖也光着脚丫子在大马路上帮着忙活着,怕那四害之一麻雀来捣乱。温吞的土地抚摸着脚底板,时不时地会被带刺的麦芒光顾一下,呲牙咧嘴的我们仍然满心欢喜,毕竟这是丰收着自己的粮食哦,因为姥姥许愿说,等麦子磨下面后,会给我家一小口袋,那可是细粮啊,能不欢喜?后来我就央求着老妈,也在我家的自留地里种些麦子。
麦子令我最露脸的是刚上初一时,当老师指着青青的麦苗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大多数同学都答不上来,而我却和几个周边农村来这里上学的同学一道,很骄傲地挺挺胸脯说出是麦苗时,使得很多同学的眼中都露出了羡慕之色,令我得意至极。在学农频繁的年代里,我们到田间地头去参加劳动的机会最多,因为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是最不招待见的。春季里,站在绿油油的麦田边上,我们的任务是施肥拔草,冬季刚过,受着春雨的滋润,小麦嗖嗖地往上长,静静地侧耳倾听,你似乎能够听到麦子的灌浆声,是那样的愉悦,那样的令人鼓舞。干活累了,就坐在地头上,这时候的我是最最舒心的时候,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飞虫从潮湿的洞洞里爬出来,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六月份的“三夏”劳动又让我们锻炼了一番。其实,我很感谢那些年代里的学农劳动,让我们真正地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在日出之前的早晨,我们踏着轻雾就出发到地头上,捡拾那些流失在地里的麦穗;在日头正旺时,赶着雨季前,与农民们一道弯腰弓背地在田间收割麦子;到了夕阳残落的傍晚,火红的太阳将山村染红时,一片片的麦地都堆满了打好捆的麦子,我们一路欢歌从地头上回到驻地,将仿佛散了架的身体甩到了大炕上,心怀里却有着与农民一道的丰收喜悦。当吃着黄黄的窝头就着每日里都用西葫芦熬的菜汤时,更知道馒头的香甜与珍贵。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着麦子,了解着耕种,了解着农民的辛苦。
记忆深刻的学农劳动,使得自己起码四肢很勤,五谷也分。那晶莹的小麦就如甘甜的母乳滋养着我们成长,离不开的麦子哦,诱人的麦香里滴洒的辛勤汗水怎能忘记?
(注:此文为炫风之影首发在新浪,支持原创!)
感谢博导雨云老师的推荐,感谢圈子和博友们的支持,炫风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