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博拉病毒 :会从非洲蔓延到亚洲吗?

(2014-08-31 12:44:04)
标签:

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在日内瓦宣布,埃博拉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国际社会向西非疫区伸出援手,全球共同应对埃博拉疫情。埃博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毒,它怎么传播?人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我们又该怎么防治?

 

   让全世界感到比马航还要恐怖的埃博拉,是一种正在爆发的超级病毒。埃博拉病毒目前还无药可治,死亡率高达50%~90%。最新数据显示,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蔓延的新一轮埃博拉病毒疫情,报告感染人数已上升至1848人,其中1014人已经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8日在日内瓦宣布,埃博拉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国际社会向西非疫区伸出援手,全球共同应对埃博拉疫情。国际医疗组织认为利比里亚、几内亚等国的疫情已经“失控”。很多国家已经紧急收紧边境管控,在机场、海关设立关卡观察点,扫描任何可能携带病菌入境的旅客。大部分航空公司已经停飞了前往西非疫区的商业航班,临近疫区的边界已经封锁。

    埃博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毒,它怎么传播?人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我们又该怎么防治?下面让我们一一道来。


    埃博拉病毒哪来的?怎么传播?


    埃博拉病毒对人的感染最早出现于 1976 年的非洲。埃博拉病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说法,医学界只是怀疑它的原始宿主是非洲的一种蝙蝠,感染它的动物也不只限于人,几次疫情爆发中,最先感染的都是其他哺乳动物,比如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羚羊、豪猪等。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体液传播。而人感染埃博拉病毒一般都是因为接触了这些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人感染之后,因为人和人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同样借助血液、分泌物等手段,病毒就开始在人群中蔓延了。所以一般人际传播的渠道是家庭成员、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尤其容易被感染。

    感染之后有什么症状?


    埃博拉可以通过接触受害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传播。人被感染后,皮肤溃烂,血液渗出。埃博拉病毒与艾滋病毒针对的细胞相同,袭击人的免疫系统。不过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入侵性更强,它会彻底摧毁人体免疫系统,感染者会七窍流血而死。这种病毒的致死率高达 90%。
   第一阶段 :
    潜伏期,从被感染到首次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是2到21天,这增加了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的传播风险。
    第二阶段 :
    体温升高、头痛和喉咙痛发烧,而且食欲不振,看起来像是正处潜伏期的普通感冒,其实是埃博拉病毒已经侵入人体,开始袭击免疫系统的第一迹象;这种病毒在早期阶段模仿了普通感冒的症状,这导致这种疾病很难被诊断出来。
   第三阶段 :
    几天后,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状就会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的肝脏、脾、大脑和其他内脏里会出现血液凝块。病毒穿透血管和毛细血管,迫使血管里的血液渗入到周围组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接着躯干上会出现皮疹,并会很快蔓延到四肢和头部。
    第四阶段 :
    几天后就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的患者将会痊愈,而其他一些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阶段——出血热病。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微小血管破裂,这会导致患者的眼睛、嘴巴、耳朵和其他孔里向外渗血。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有可能会出现内出血。患者的眼白将会变成红色,呕吐物和腹泻物里会有血液出现,而且皮肤的下面会形成大血疱。

    对那些被这种病毒感染的人来说,他们最终往往会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是休克(经常发生在第一次发病的 8 到 17 天之间 ) 死亡。对那些幸存下来的人而言,他们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以便确保他们的体液里不再有这种病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全出院。男性患者痊愈 40 天后,还能通过性行为把病毒传播给他人。

    目前有药可治吗?


   目前并没有成熟的疫苗可以控制埃博拉病毒。正在研制中的疫苗仅在猴子身上做过试验,尚未做过人体试验。因此目前还没有有效疗法或者是药物可以治愈这种疾病,这正是它的可怕之处。
   由于这次疫情来势凶猛,各国研究机构都开始快马加鞭推进疫苗研制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究将于今年九月开始人体试验,有望于明年广泛用于临床。

    我们怎么办?


    远离疫区是首要的。对于个人而言,注意卫生,勤洗手,不吃不明来历的东西,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还有,见面打招呼少握手,抱个拳就可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