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本刊张宝锵同志获得广东新闻终身荣誉奖
(2012-05-08 22:01:17)
标签:
编者的话杂谈 |
张宝锵同志在这18位获奖者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南方日报》创始人之一的杨奇同志。
张宝锵同志从事新闻工作已有61年了,在《炎黄世界》也已经工作了18个年头。《炎黄世界》的同志对他知之甚深。大家认为,他首先是一位顽强不息的典型的新闻记者。别看他身体削瘦,年岁也大了,但一遇到采访的机会来了(他总是主动寻找这种机会),马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抖擞地奔赴第一线。采访过程中,一手拿着记事本,一手拿着笔,详细地记下各种信息资料,身挂照相机,拍摄各种有用的镜头。多年来,为了采访精彩的新闻,他日夜奋战,爬山涉水,栉风沐雨,又攀高爬低,玩命似的工作,以致他在采访中竟两次跌伤了腿,每次都要养伤一个多月。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本期刊出的《张宝锵:新闻长跑六十春》一文,你就会了解更多的感人故事。
其次,可能与这种思想性格有关,他不慕虚名,也不愿当官,而甘于无私奉献,专干实事,做许多人不愿意做的“傻”事。他乐于在《炎黄世界》当一名副总编辑,就很能说明问题。众所周知他是一位老革命、“老新闻”,曾当过中新社广东分社的社长,然而在离休后,当《炎黄世界》创刊时,他甘于当一名副总编辑,一当就是18年,至今依然故我。这个漫长的18年中,他对职位从不计较,而是埋头干实事。如今他担负着杂志社重点稿件和评论员文章的写作任务。还有,在前期,他从不领工资,后期他每月只领一点“车马费”,而到最近他又提出不领“车马费”了,在全社同志一致坚决劝阻下,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张老的这些行动和表现,在当今社会里确是“极其罕见”。这其实是张宝锵同志非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新闻专业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全社同志满心喜悦、举双手拥护他获得新闻终身荣誉奖。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一点,他虽年届耄耋,但对世事绝不糊涂,相反因为经历的政治风雨多,看问题比较客观冷静,思维清晰,对国际大事和国内形势,心中有数,从不跟风,也不盲从,而且敢于在尖锐的矛盾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讲真话,这对办刊物可是个宝贵的优点,在他写作的评论员文章中,就经常表现出他的这一特点。同时,由于张老各方面的有力支持,也是《炎黄世界》一期比一期有所进步的重要原因。
总之,我们认为,张宝锵同志不论思想、风骨和业绩,都足够称得上是当今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之一,同时,也是《炎黄世界》的办刊之“宝”。
现在,他获得了“时代之眼”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这是天大的好事,值得高兴,值得庆贺。今后我们全社同志都要以张宝锵为榜样,加强革命责任心,团结奋战,密切联系广大读者,团结广大作者,不断改进业务,进一步把杂志办好,把《炎黄世界》办成优秀文化刊物!
在本期采写《张宝锵:新闻长跑六十春》的林旭娜同志,是《南方日报》的一位青年编辑。她2010年10月偶然与本刊的领导同志相遇,在短短的接触中,她发现本刊的社长兼总编辑李骏当时已经82岁,副总编辑张宝锵已经91岁,另本刊的特约撰稿人周有光已经104岁。她的新闻敏感性很强,有感而发,立即写了一条消息发表在《南方日报》上,题目是“《炎黄世界》办刊创新闻界‘三绝’”,称赞本刊是几位年龄很高和资历很深的新闻工作者组成领导层的,这在新闻界是罕见的“奇迹”。
然而此后《炎黄世界》形势的发展,更超出了林旭娜同志的想象。在《南方日报》发表那条消息后不久,本刊的社长兼总编辑李骏,就获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影响力的期刊人”,成为全省5位获此荣誉者之一;两年后的今天,副总编辑张宝锵更获得“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而且高居18位获奖者的第二名。一个刊物内,正副领导人,一个今年84岁,一个今年93岁,他们分别获得“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影响的期刊人”奖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这在全国期刊界里,恐怕更算是“奇迹”了。
相信在这两位新闻和期刊“老兵”的主持下,在全国以至海外作者、读者朋友的支持下,《炎黄世界》会越办越好,让广大读者满意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