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木花花男
二木花花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80
  • 关注人气:66,8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2019-12-17 08:20:27)
标签:

二木

星球花园

自然教育

塑料瓶

环保活动

回溯一下十月自然嘉年华。突然想到起可以收集塑料瓶来做成巨型昆虫,再加一些奇奇怪怪的植物,然后把现场布置成3亿年前石炭纪时代的模样。《石炭纪巨型昆虫时代》时期恐龙都还未诞生,地球被虫子称霸。地球上氧气含量极高,植被树木丰富,我们现在用的煤大多来自那时候。


现在全国推行垃圾分类,而关于塑料制品的报道和纪录片也越来越多,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瓶来制作巨型昆虫也挺有挑战的,然后不知道怎么就开始做鱼了……对于收集塑料瓶一事,定了3万个小目标,开始“觉得”顺其自然的就能轻松完成。然而整个过程开始让我怀疑人生,互联网与真实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其实在这次活动前不久我也才通过纪录片介绍得知塑料制品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多大,以前担心的微塑料颗粒,现在已经进入人类食物链中,甚至对于整个地球生态链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推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以前不进行分类的垃圾,大多会采取高温焚化,再掩埋的方式。我们平时看到回收的塑料瓶,绝大多数都用于填埋了,并没有多少是真正回收利用的。对于这些我自认为大家都应得知的常识问题,在整个塑料瓶回收、制作过程中发现,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

偶尔我也杠一杠偶尔我也杠一杠


第一步塑料瓶收集:

这是我最意外的一个环节,最初预期按照网络上环保意识的套路,都会非常积极参与其中,毕竟这次是来真的,不需要敲键盘了。再通过参与者主动传播发动大家一起参与这项事业,很快就能达成集齐3万个废弃塑料瓶的目标。然后我们选择了3处投放点:

1.公司办公楼内。

2.工地现场。天气炎热,工人喝水方便,塑料瓶使用量大(理想中的状态)

3.发动大学社团,在学校中进行收集。

 

为了让这次环保活动更加醒目,我们编写了排版看起来很舒服并且带有足够美感的宣传文章,同时回收点是专门定制的大油桶,旁边还摆放了漂亮的易拉宝。特意注明:请清洗干净后再投放入桶内。

:都这样了,还不能成功收集?那是真没有天理了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结果是真没天理……经过15天时间,摆放在办公楼内的回收桶里只有不到100个塑料瓶,而且大多数还是我们自己团队小伙伴投放,回收桶里其他垃圾却有一大堆,变成了真正的“垃圾桶”,甚至某天在我路过时发现有人往回收桶里直接吐痰?啥??对于塑料瓶是否清洗干净再投放我也不抱任何期望了。

:没经过实践认证的信息都是狗屁。

1号投放点失败。


到了工地上,也许因为是自己的工地,小伙伴们每天都在努力收集,15天时间算算也收集了几百个瓶子,但总量还是不够。实则发现工地上大多饮用大桶水,塑料瓶装水或饮料还是喝的少,整体环保意识的确是变强了。再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瓶装水太贵,工人喝不起。

2号投放点也失败

 

3号投放点期初因为没有对接到真正能够落地执行的团体,也是失败的。后来迫于无奈,只能寻求瓶装水大公司合作赞助,大公司就是不一样,一出手就赞助了3万个废旧塑料瓶,并且还非常疑惑,表示这还是头一次赞助塑料瓶的(竟然不是赞助钱),然后园艺师团队小伙伴彻底沦为拾荒少年,跟着我一起去指定地点拉废旧塑料瓶。对于3万个废弃塑料瓶我是没什么概念的,直到拉回工地才发现,可以盖房子了……这里是真要表扬一下可口可乐大公司,不但给予赞助,而且他们公司是真正做到塑料瓶回收利用的。

后来才了解到塑料瓶是阿姨、伯伯们的日常收入,收集它们等于抢了他们的饭碗。别看小小的废弃塑料瓶,背后也是很庞大的一条产业链。后来有人建议我花钱买,钱是小事,但这样做就完全违背我最初的想法,所以坚决不能花钱去买。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还真拍出了大海的感觉,如果未来大海变成这样是有多可怕还真拍出了大海的感觉,如果未来大海变成这样是有多可怕


在瓶子拉回工地开始进入制作环节同时,合肥学院的大学社团里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生物与环境社保护团的同学们,经过一周时间,采用盆栽换塑料瓶方式,在校内收集到了约3500个废弃塑料瓶,负责回收的同学基本全是女生,一时间有些感动,又有些好奇。然后我们在国庆节放假前一天晚上赶到合肥学院,将这些“珍贵”的塑料瓶打包运回工地。在与同学们的采访中得知,这也是她们首次这样大规模的收集塑料瓶,一下收集了这么多她们也表示非常震惊,而这也只是学校里的冰山一角。

社团小伙伴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大多是在晚上进行收集,还要运到3楼活动室,我真的有些佩服这些姑娘们。当问到社团成员平时是否有看过一些关于塑料制品的视频或者文章时,回答竟然是全都没看过。所以……???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整个塑料瓶的收集过程是不美好的,甚至还有些影响我后面的制作环节。

带着园艺师与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等院校的志愿者们一起在星球花园里开始了长达10天的二次创作。塑料瓶的清洗工作是由园艺师完成的,正好在草坪上清洗等于直接浇水了。改造过程相对来说就轻松有趣多了,首先想到的便是蜻蜓,在石炭纪时期(3亿年前)的蜻蜓非常巨大,展开翅膀接近一米。

 

蜻蜓的制作分为4个部分;

1.翅膀,需要将最小的塑料瓶剪成环状,然后用订书机装订链接在一起,再固定在造型好的铁丝上。如果没有铁丝作为骨架,翅膀是立不起来的,在粘结时会用到热熔胶。

2.身子,这部分用1.5L的塑料瓶链接在一起,整体比例刚刚好。

3.头部,考虑昆虫的复眼,头部是用塑料瓶盖粘结起来的。

4.腿部,这部分是用到做身子翅膀时,剪下来塑料瓶口部分,一段段连接起来,有节肢的感觉,由于热熔胶凝固后并不是特别结实,时常出现腿部断裂现象。后来一些关键部位都采用透明玻璃胶加固才有所好转。

巨脉蜻蜓整体制作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我自己一个人一整天最多能做出来3只。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巨脉蜻蜓(Meganeura monyi)

外型与现今的蜻蜓接近。翼展范围自 65 cm(25.6英寸) 到超过 70 cm(28英寸),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曾出现最大的飞行昆虫物种。它们是掠食者,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现场展示效果现场展示效果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水母

水母一直是地球上生物的奇迹,从6亿年前寒武纪时期就存在,并且水母有很好的展示互动效果。这次制作了大量的水母,用于悬挂在树枝上,让人有穿梭远古海洋的感觉。

 

水母的制作相对简单一点,用塑料瓶底作为头部素材,将大量的瓶底用订书钉链接起来,然后打胶固定。触须部分使用塑料瓶身子+提手,为了让水母触须更具有展示效果,还加入了许多毛线。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现场展示效果现场展示效果

现场展示效果现场展示效果


远古植物

植物类灵感来源于,前段时间国家地理的新闻《安徽省发现亚洲最古老的森林,可以追溯到大约3.65亿年前》,正好又是在安徽,非常想去现场亲眼看看。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图片来自:国家地理复原图和实景拍摄图片图片来自:国家地理复原图和实景拍摄图片

 

这片古森林的特点是树木像杆子一样笔直向上生长,它们的茎上长有狭窄的叶子。

一旦成熟,树顶就会分裂成下垂的树冠,树冠上还会结出一个充满孢子的圆锥体。

 

于是就想着使用小型塑料瓶身来制作树干,剪下来的瓶口用铁丝作为骨架,一个个粘合起来,变成树木的枝条。枝条下方正好垂吊的一个小塑料瓶。

然后……嘉年华期间太忙,图片忘记拍了……

 

除此外还做了好多好多的蘑菇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现场展示效果现场展示效果


后来还想做一只3米长的巨型马陆,因为这虫子吧,还算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后来担心吓坏现场的小朋友,做了一半就停了(其实主要原因是我太忙没时间,园艺师和自愿者们自己不会做……)

之前做的虫子和蘑菇手工艺要求还挺高,用量也不多,3万个瓶子没见少……然后就突发奇想做两条鱼好了,倡导大家关爱海洋动物,就从巨型昆虫的主题变成了做鱼。

第一条是江豚,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长江里就有这么可爱的动物~ 不用去海边就能看到豚了,小木鱼也超级喜欢,去地质馆江豚咖啡参加几次活动后就喜欢上了它。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接下来是重头戏,在自然嘉年华如果做了超大两条蓝鲸,12米左右长度,原本想做到22米,后来发现矿泉水瓶虽然单个不重,但集中在一起后根本搬不动……然后就变成了缩小版2只蓝鲸宝宝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这次活动除了星球花园里可爱的园艺师们外,邀请了合肥学院、安徽大学等学院70多人志愿者参与,制作过程中采访了很多同学对于塑料制品的看法,几乎100%的同学都没有看过与塑料制品相关的纪录片、文章,甚至连生态环保社团的同学也都没有看过。这与网络上看到的信息完全不符啊~ 同学们通过这次环保改造活动,也有非常大的收获,很多人都表示从来没想过塑料瓶还能做出这么多东西来,也没想到原来自己的动手能力这么强!

 

我也感受到,不论是垃圾分类、环保公益、生态自然,真的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等着我们走。以后也要继续努力将自然生态、自然科学的理念,通过最真实的展览与活动,传递给更多人。也希望大家离开手机和电脑,多到自己身边看看。

 

最后敬这些可爱的人儿~ 拾荒少年集体合影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捡了点塑料瓶,做了几条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