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山植物寻踪

标签:
多肉植物高山植物四川四姑娘山汶川 |
分类: 旅行中 |

这是6月课程结束后临时加入的一个高山植物考察小组,由@袁乃夫 老师带队,完成了一趟惊险而刺激的旅程。在重庆长大这么多年,也见过不少塌方、泥石流。而这次的旅行真的是把我吓坏了。


汶川这段路相比之下还算不错了,不过路面路况真的很差,四驱跑会好一些。一路上全是地震时遗留下来的痕迹,有被冲毁的大桥躺在河道中,有半座山塌方掉一半的,还有的公路能看出来是塌方后新开辟挖出来的。好在我们种多肉的队伍走到哪里都是天晴,一路上运气也非常好,走到哪里就晴天。如果在山里赶上雨天,还真是不一定能出来了。看最近私信也有朋友在询问去四姑娘山的路线,建议不是经常自驾往外跑的朋友还是先放弃吧~
等着2-3年后公路修好再来感受,安全第一。不过据说也有路况好一些的公路,但是要绕很大一个圈,具体路线可以找当地的旅行社问一下。
除了一路的惊险外,还有一路的美景,虽然只待了短短的4天,但充实的每一天让我感觉像待了一个月一样。特别是抵达海拔4500+的地区后,山上的植被慢慢减少,变成了碎石,异常兴奋的寻找每一处,希望能发现一些高山的多肉植物。八过还真就木有~
山下最常见的就两种:瓦松和中华景天。关于中华景天大家都知道薄雪万年草也叫这个名字,其实薄雪和这里发现的中华景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种,估计是有人把薄雪和真正的中华景天弄混了。不管怎么样吧~
反正就发现了这两种野生的多肉植物,其他高山植物倒是发现了不少,对于这方面不是很懂。回来后也查找了一些资料,后面会有一些标注,可能不是完全正确哈。没有标注的都是不知道名字的,还有很多没有开花,我是鉴别不出来啦~
一路寻找植物外也在观察这里的地质情况,这里的地层非常漂亮,但和多肉植物一样,一块化石都没找到。后来回家后才补习了地质资料,发现这里的确木有化石。
小可惜。。。不过倒是找回了一些漂亮的石头,背包里装了不少,哈哈~ 我真的没疯~
河滩里有非常多的彩色鹅卵石,还有很多水冲的枯木,真的好想用车来拉一车回家慢慢用。


大成都出来高速上就开始堵车,运气好,没堵一会就走了。

进入汶川后的公路就开始不太好走了,我们一共三辆车,我坐这两是花店用来拉花用的商务车,坐在里面就跟玩弹跳床似的,在后面左边蹦到右边,右边又蹦回来。。。前面的特种兵兄弟更有意思,车晃起来头就跟着甩,感觉就像一个扫把头一样晃来晃去,甩着甩着还一头撞车门上



一路都在感叹,北方司机到了这里肯定要哭了。。。

图片左前方就是被冲毁的桥段。



一路的道儿就没有好过,底盘低的车一定不要来这。。。


中途休息的时候下车拍了几张图片,像这种小型塌方在这里根本不算什么,整座山塌下来的到处都是。

中途快到卧龙前经过一个小镇还不错,停下来休整了一番。

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大丽花”,不要说我土




卧龙这里有许多房子都荒废了,一路上都是空着的房屋,被地震毁得不轻。很多大熊猫基地也都荒废掉了。


觉得寺庙的这些雕饰也很有趣


荒废的楼房

河流的旁边种着许多包菜,远远望去还以为是做绿化用的花~ 哈哈!也是多肉噢!可以吃的多肉~




一个比较大的基地,已荒废。。。挺可惜的。野生大熊猫观测点。

也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中华景天,在后面的路程中发现这货原来到处都是,家家户户门口都长得有。。。


是不是和薄雪超像~

旁边还躺着一些垂盆草,这个就不介绍了,我们家小区里也到处都是。

抵达卧龙后我们犹豫了一番,最终决定抓紧赶路,到四姑娘山再进行休息调整。结果没想到接下来的一段路也危险得很,全程真的无尿点,我一边双手抓着一切能让自己抓稳的地方,然后从窗户边望出去看有没有离悬崖太近(

途中还拉了一位骑行爱好者,实在是骑不动了。山顶下着雨,大概5度左右的样子,如果没有较好的防雨保温服,也是非常危险的。更别提海拔4000多米,还要骑行翻越了。最后让人感觉也蛮值的~
中途也下车疯了一段时间。




经历第一天路段险况后,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天晴了,并且蓝天白云美得不像话!

在这里的路边又发现了无数的中华景天,甚至还有找到一颗野生锦的~ 哈哈!太难得了!


村名家里门口的玉蝶。

排水沟里的中华景天

远处望去天空中出现了一个蓝色大空洞


一早大伙儿起来计划返程回到昨天经过的最高处看看,因为是晚上赶路,并且雾气也很大,错过了许多植物和风景。后来才发现这个决定简直太明智了!途经四姑娘山对面的一个观测点,可以在这里拍到羞涩的4姑娘~ 由于一直有云层飘动,到最后也没有把几个山峰拍全。

看对面的云像不像失火冒烟了一样~


远处就是昨晚我们居住的地方,价格也不贵,一晚100-300元都有,小炒菜也很好吃~ 嘿嘿~ 挺实惠的。再就建议大家如果把这里作为中转站向周边出发,一定要多背一些干粮,随便一个方向出去就是一整天,有的甚至还要住下来,但是其他地方小商店就没那么多了。




远处左面的就是四姑娘里最高的一位,等了好久云还是没有散去,仙境一样的地方~

跳一个吧~


这里的山路不止18弯。。。回想起前一晚驱车路过都觉得害怕,而且还是在能见度不到10米的环境下。

爬到山顶啰~ 找了一圈一点肉影都木有


垂头菊





报春花


这个小花好漂亮,找了好久没找到名字。。。因为植物的花期不同,还有很多没有开花,如果想彻底了解它们,需要一年四季来才行~ 这里整体海拔在4200米左右,有一些貌似还适合种植在花园里。


报春花


垂头菊

多刺绿绒蒿

中午时分在巴郎山的立碑下吃了点烤串,土豆好好吃~ 牛羊肉就比较一般了,和西昌的烤乳猪完全没得比



大鹰挥舞中~

同行还有热爱拍摄纪录片的朋友,大家真的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拍纪录片有多辛苦,一路上那么多设备扛着上山下山,特别是有些路还比较危险。

这里预计2小时能够登顶,实际爬了不到一半我就放弃了,因为爬上山后往下看,恐高症立马出现了。山顶处有云的地方还在下雨,囧~ 这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啊~

禾叶报春


广布红门兰

缘毛紫菀



往下看是这样的。。。这时候如果出现高反头晕一下掉下去就。。。。




袁老师只要一看到花就疯了,大家也都各找各的。有很多地方去之前我可能还要犹豫一下,而袁老师毫不犹豫就一个字“去!” 好吧~ 我的觉悟还不够~ 哈哈~



湿生扁蕾


西藏杓兰


这一张照片还是蛮震撼的~ 人类在大自然里是多么的渺小啊~ 说到这里估计又会有很多人会惊呼“看!这么多花踩坏了好残忍!”


回程时拍到一张远处雪山,右面那座尖尖的山我在想怎么才能爬上去。。。

下山时又发现了大片紫色花朵的连翘,美死啦~

连翘叶黄



全缘叶绿绒蒿

全缘叶绿绒蒿

报春花


又一天早晨,天晴得比昨天更好,旅馆老板都奇了怪了,一直下雨的天气,我们一来连续晴天,还真是难得


租马的价格简直太便宜了,一天来回210元,这要在城市里估计跑一圈足球场就差不多了吧。整个景区当天总共只有24名游客,而我们的大部队就占了一半人数,囧~
等公路修复好后,这里游客肯定又会增加,不过人一多环境肯定就会被破坏,所以也是赶在公里修好前来这里考察一下,以后可就没这么好的风光了。


我的汗血宝马!




我的汗血宝马!



清晨,马队出发~

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悬崖边行进,我的马儿很奇怪,老是喜欢往悬崖方向望,它一转头我就用力把纤绳拉回来,一转我就拉回来。。。你们知道我是真的有多害怕吗~
我特么真的好怕马儿腿一滑,我俩就滚下万丈悬崖。照片里可能看不出来,在我的美拍上发了几段录像,不是吓尿了,而是全程无尿点。。。



中途的一个休息站,这样的休息站可以住人,在我们前进的终点还有一个,以后再来可以带好行李住在里面,再中转爬四姑娘~

门前发现了一棵高山杜鹃~


五星红旗飘啊飘~

远处湖的尽头就是我们的终点站了, 再往前时间就来不及,所以当日我们就返程了。留连忘返,最后大家都舍不得离开。








报春花





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悬崖边行进,我的马儿很奇怪,老是喜欢往悬崖方向望,它一转头我就用力把纤绳拉回来,一转我就拉回来。。。你们知道我是真的有多害怕吗~




中途的一个休息站,这样的休息站可以住人,在我们前进的终点还有一个,以后再来可以带好行李住在里面,再中转爬四姑娘~

门前发现了一棵高山杜鹃~



五星红旗飘啊飘~

远处湖的尽头就是我们的终点站了, 再往前时间就来不及,所以当日我们就返程了。留连忘返,最后大家都舍不得离开。








报春花




这个花的名字也没查到,看起来还挺像绣球的,很漂亮~



遍地的小粉花~






远处这些可不是野马~据说都是母马,嘿嘿~
我们骑的马都是公公,囧~


一路处处都是风景,手机随便一拍就很美~ 这时候真的觉得单反是累赘,太重了。



下山后我们着急赶回雅安,连晚饭都没吃就一路驱车行进,为了更快的抵达选择了一条近道儿,结果哪知是条无人路,全程里最惊险的一段路。山顶由于雾太大,实在是没法拍摄,在车里录了一段视频后就把手机和相机丢一边,死死的抓住车把手。一路根本毫无睡意。一直到下山后,才补拍了几张,这时的路况和山上的比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遍地的小粉花~







远处这些可不是野马~


一路处处都是风景,手机随便一拍就很美~ 这时候真的觉得单反是累赘,太重了。



下山后我们着急赶回雅安,连晚饭都没吃就一路驱车行进,为了更快的抵达选择了一条近道儿,结果哪知是条无人路,全程里最惊险的一段路。山顶由于雾太大,实在是没法拍摄,在车里录了一段视频后就把手机和相机丢一边,死死的抓住车把手。一路根本毫无睡意。一直到下山后,才补拍了几张,这时的路况和山上的比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记在最后:以后有机会还是会多跑跑国内的野外,国内野生的多肉植物适合用于我们家庭园艺栽种的并不多,所以这样的旅行全当学习好玩啦~
顺便也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植物生态情况,这次的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收集了很多资料。
说到这里又开始期待今年的南非纳马夸兰行了,我们的10人小组已经全部到位,今年去不了的大伙儿们等着看图片吧!
